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表1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施工工序
石油沥青标号
50号
70号
90号
沥青加热温度℃
160~170 155~165
150~160
矿料加热温度℃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30
沥青混合料 出料温度℃
150~170 145~165
140~160
混合料储料仓 储存温度
储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
材料添加顺序
集料——沥青——矿粉 (干拌时 无矿粉 )
集料——矿粉——沥青 (干拌时 矿粉飞扬损失大)
分析:由于矿粉的表面积大,上 述两种添加顺序对矿粉表面积的利用有 着不同的影响,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 量也发生变化。第一种添加顺序可使集 料得到沥青的充分包裹,加入矿粉后, 矿粉可以和沥青充分结合,使矿粉的表 面积得到充分利用,集料裹附沥青较厚 且成膜,混合料的油膜厚度均匀,混合 料级配和油石比波动相对较小。第二种 添加顺序在拌和过程中,矿粉易与沥青 结合,矿粉易在“过量”的沥青中成 团,使应由矿粉吸附的沥青包裹在粗集 料上,这样大骨料的油膜厚度增加,混 合料中的自由沥青增多,混合料外观上 出现油亮的光泽,显得油石比过大,如 搅拌时间不能足够长则会存在部分骨料 没有被沥青包裹的现象,使得混合料的 油膜厚度不均匀,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 波动相对较大。
引风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合料中细 集料的含量,应采用负压自动控制,控制 风门开度的大小。有的设备采用人工控 制,依据经验看火焰是否“回火”来控制 风门开度,这样容易造成混合料中细集料 含量的波动,从而影响混合料质量。一级 除尘的颗粒可以回收利用,但应注意一级 除尘的颗粒如产生堵塞不能进入热料提升 机,则会造成1号热料仓中的细集料相对 偏少。二级回收粉尘再利用:回收粉尘和 矿粉的颗粒组成不尽相同,回收粉尘再利 用时,粉尘与矿粉应单独计量,确定比例 以保证级配稳定。回收粉尘一般属于中性 或偏酸性材料,粘附性较差;而矿粉属于 碱性,粘附性好,因此尽量少用或不用回
的设计、混合料的拌合及现场作业等几 个方面进行探讨。
准备阶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有招标文件、合同规定和设计图纸的熟 悉,人员配备,拌和场设置,混凝土配 合比例的设计,材料的充分准备和设备 的安装调试等。
熟悉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 合同规定
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工程 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这类 工作通常是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负责完 成。他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掌握 项目规模把混凝土的数量给精确的计算 出来,合理计划施工工艺。
拌和温度控制
拌和温度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拌和温度过低,沥青包裹不均,
易产生“花料”现象,其不能保证摊铺 碾压温度;拌和温度过高,不仅浪费燃
油,还会加速沥青老化。 拌和温度确定
拌和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 号、气候、运距、风速、级配、摊铺曾 厚度来综合确定。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应符合表1的要求。 温度误差的控制
对于细集料要有防雨设施,因 为细集料的含水率变化很大,一般在 0~10%,最高可达16%左右。集料含 水率增大会造成三个后果:首先残余含 水率增大;其次是使拌和设备的出料温 度大幅波动,影响混合料的质量;第三 是燃油消耗大幅增加。实践表明在标准 工况下冷料含水率每增加1%,油耗将 增加10%左右。
粉料应存放在防雨、防潮的储罐 中,其含水率应小于1%。储罐应装有 气动破拱装置,用于粉料结拱后破拱, 保障粉料供给顺畅。
不同来源的沥青应分别存放,不 能混杂。存储温度在施工期温度不高于 140℃,不低于110℃;长期存放应在常 温下保存。对于改性沥青存放时间不能过 长,时间过长改性沥青胶体易发生破坏, 沥青与改性剂分层,影响改性沥青质量。
拌和设备的调整
冷料流量的标定
为保证冷料严格按生产配合比进 给,对冷料斗的流量进行标定时十分必 要的。各冷料仓的固定流量可根据搅拌
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沥青和填料之间相 互作用形成的结构沥青和组成的沥青胶 浆,使混合料中的矿料结合成为一体。
原材料的存放
集料随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 差别很大,包括颗粒尺寸、级配、清洁 度、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结构、吸水 能力以及集料与沥青的亲和力等,所以 统一规格的集料应尽可能从同一采石场 进料。不同规格不同来源的集料应分隔 堆放,防止混杂。同一规格的集料也可 能在料厂时已经产生材料离析,在加上 运输和卸料时集料也要产生离析,因此 材料在拌合厂应分层堆放,每层高度不 大于1米,坡度小于1:3。集料拌和场地 应清洁坚实,利于排水。
拌和时间的确定
拌和时间= 干拌时间+湿拌时间 干 拌 时 间 : 计 量 斗 开 始 卸 料 —— 沥青开始喷射 湿拌时间:沥青喷射开始——拌缸 开门卸料(为减少沥青老化,应适当延长 干拌时间啊,缩短湿拌时间。)确定最小 拌和时间 最小拌和时间应满足混合料拌 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快)或 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拌和时间越 长,拌和均匀性越好,但拌和时间过长会 加速沥青的老化,影响混合料的质量。还 降低拌和设备的生产率。 最小拌和时间需经试拌确定。影 响最小拌和时间的因素: 混合料级配:细集料多,最小拌 和时间宜长。 混合料油石比:沥青用量大,最 小拌和时间宜短。 混合料温度:拌和温度高,最小 拌和时间宜短。 搅拌器转速:搅拌器转速高,最 小拌和时间宜短。 充盈率:充盈率越大,最小拌和 时间宜长。所以,搅拌器拌和时间的确 定,要综合考虑混合料的级配拌和锅的 充盈率、搅拌器的转速等因素。
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目标配合比计算确 定。如CL-5000搅拌设备的生产能力为 400t/h,一号仓装有机制砂,在目标配合 比中机制砂的用量比例为30%,所拌沥 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为5%,则一号仓 的固定流量应为400×0.95×0.3=114 (t/h),也就是说,一号仓应均匀的 每小时流出114吨。在实际生产中,料 场进料规格会有变动,含水量也不断变 化。这时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冷料仓流量 作适当调整,以达到与热料仓的供料相 匹配,满足标准级配的要求。应特别注 意热料仓中料位的稳定对提高骨料计量 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尽量保持各热料 仓料位的稳定,减少热料仓等料和溢料 会大大提高设备产量和成品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于组 成材料的性质、合适的组成配合比例以 及合理的拌合施工工艺,其中组成材料 自身质量是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保证的 基础。
沥青 混合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材 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各种 技术性质。沥青路面所用沥青标号应根 据气候条件和沥青混合料类型、道路等 级、交通性质、路面类型、施工方法以 及当地使用经验等因素,经技术论证后 确定。
232 TRANSPOWORLD 2011No.1 (Jan)
料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合料的质量。
热料电子称的计量精度
由于拌和设备在拆卸、运输、以 及安装使用等过程中,拌和设备的电子 称受到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使其 精度发生变化,所以在拌和设备安装完 毕后和停产较长时间后的再生产前,必 须对电子称重新标定,对动态计量应有 落差和冲击补偿措施。需要指出的是, 有些拌和设备在请计量部门标定电子称 时,没有说明需要标定的精度,计量部 门以国家标准进行标定,但是国家标准 中的标定精度远小于我们的要求,所以 在标定时,必须让计量部门以表一的精 度进行标定,否则称料误差将增大,从 而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的差异也相 应增大,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
烘干筒生产能力的确定
烘干筒的烘干能力除与几何尺寸 有关之外,还与骨料的颗粒大小及含水 量多少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 下,烘干细骨料(砂、石屑)时,烘干 能力约降低15%~20%;若骨料的含水 量增加1%,则烘干能力约降低10%, 同时排气中的水蒸气将增加20%。因 此,应重视控制冷骨料的含水量,有条 件的应将细骨料堆放场地加装防雨棚。 热骨料温度控制在160±15℃之间,比 混合料温度高出10~15℃。
200
195
190
温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
110号 145~155 135~155
185
2011年第1期 (1月上) 《交通世界》 233
A沥青技术 SPHALT TECHNOLOGY
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施工措施
文/李孝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设施建 设逐渐兴起,高速公路建设在我 国开始实施并得到快速发展。沥青混凝 土路面时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类 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 以材料、路面结构、施工和检测为核心 的整套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无 接缝的连续式路面,是直接承受温度变 化、大气降水、行车荷载等影响的路面 结构,具有优越的路用性能和足够的力 学强度,不透水、平整、耐磨、抗滑 性。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了技术 工艺、材料、人员、设备、施工水平及 环境等因素影响。要想保证沥青混凝土 路面的质量,只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每 道工序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技术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出 现,其标准也得到了完善和健全。但在 实际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 去探讨。本文主要从材料使用、配合比
热料筛筛孔的选择
由于拌和设备自身的特点,使得 在骨料筛分时间有限,再加上热料筛自 身的筛分效率、自洁能力等因素影响, 在选择热料筛筛孔是应比实验室相应的 筛孔放大20%左右。特别是最小筛孔 的选择应注意一般不要小于3mm,若小 于3mm筛孔容易堵塞,且造成一号热 料仓中集料偏细,从而造成沥青混合料 中细集料含量不稳定。为保持级配的稳 定,要定期检查筛网。一般地,热料仓 混仓率<10%,若筛网堵塞或破损,混 仓率会发生变化,特别是<4.75mm细
A沥青技术 SPHALT TECHNOLOGY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文/杨海林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特别是高等级 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 在公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方面的 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特别是高等级 公路的沥青面层施工方面,已达到一个 全新的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 平、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 公路建设迈向新台阶,是我们广大技术 人员和施工建设者所肩负的伟大使命。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其质量控制 是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 控制的重要方面。现结合迁安交通局沥 青拌和厂现有两套LB-3000和CL-5000 间歇式拌和设备在调试和生产中应注意 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