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主观题客观题训练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C
3
9.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这一说法
A.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
C.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 D.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
第四课:唯物论部分(物质是运动的)
4
10.“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 种观点
①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④叹长河之流 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③ 运动、世界是物质的
10
25.右边漫画《打“气”》意在告诉 考生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D12
主观题部分 要求结合导学案,用4分钟 时间把答题要点落实在卷 面上
13
1、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 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 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但有些网 民利用网络什么话都说也引发了社会广泛争议。
本课内容: 一、11道客观题 (哲学客观题训练14) 二、 2道主观题限时训练 (政治生活) (2题3问)
1
2. 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
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
来没有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
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的
开端。这可以说明
①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培育和弘扬“北京精 神”的哲学依据是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有一定依赖性 ③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目的性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五课: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六课: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
7
22.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 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 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 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 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第二课:哲学基本问题 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第六课:认识的特点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6
21.历时18个月精心酝酿,290余万首都市民踊跃参与投 票,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北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
D
第四课:规律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9
24.下列说法中与“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 威的女儿”包含哲学思想不一致的是
①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 复杂化了
②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④属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D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
19.最近科学家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 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 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刺激 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教科书的 理论。这表明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③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
先导
④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B
2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
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 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C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六课:真理的客观性、实践时认识的基础 第二课: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8
23.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 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 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 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 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
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 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十二课: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群观群路
③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 创造规律
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 信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第四课:规律 第五课:意识能动作用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11
32.2012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 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要牢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着力解决 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其哲学依据是
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有些网民什么话都说”的看法。(8分)
14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
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政
治权利和自由之一。网民在网上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3分)(人民民主广泛 性真实性酌情给分)第一课:国体及本质、公民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