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的研究动态:2005年,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曹成在论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但成为中国金融业危机的重大隐患,而且影响中国商
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他提出作为结构融资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方式来化解中
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2011年,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重点项目部业务副主管王云在周刊中提出,债务重组已成为我国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探讨了以债务
重组手段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优势以及风险防控等问题。
2012年底,山东大学蒲桂通认为传统的处置方式(如诉讼、重组、核销)尽管行之有效,各有特点,但均是单项处置方式,甚至只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账务处理(如核销),整
体效率不高,而引入不良资产证券化,利用市场机制来处置不良资产是一种全新的探索,
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水平。
选题目的及意义:近年来,尽管我国各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手段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但是不良资产规模仍然巨大,不良贷款双升趋势仍在延续。
根据银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6月末,全国商业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达69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连续11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因此,不良资产处
置的压力仍然相当巨大。
另外,各商业银行将迎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债的高峰期,
商业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风险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日益艰难,贷款违约
可能性增加,同样加大了银行的潜在不良贷款风险。
因此,利用现代金融工具,面向整个
社会,集中、批量处置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批量、快速、低成本地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能够优先地提高处置效率;能够给市场带来良好的的经济效应;有利于降低银行快速处置不良资产时的财务负担。
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问题亟需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