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方法及案例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方法及案例
经济周期性衰退时企业违约 历史遗留或经济决策失误 政治经济动荡冲击;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原因,如外部金融结构和管
理体系不当、汇率利率变化、金融恶性竞争、欺诈、监控不严特别是 80年代对金融自由化的曲解,又如银行内部低效经营、投机交易、疏 于管理和错误决策、贷款组合管理不当、贷款管理放松,发放关系贷 款或贷款集中不当。 在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金融自由化、政府主导金融、银行风险 监督和防范体系薄弱是产生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韩国工业企业集 团的高负债是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剧增的体制性原因,政府解决银行资 产恶化问题动作迟缓,有着惨痛教训。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资产状况及与政策性银行的合并 1) 信贷资产情况 2) 不良资产管理情况 3) 机构人员状况 4) 非市场合并行为
CHINA INVESTMENT BANK
6
6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商业银行-光大银行的资产状况 1) 信贷资产情况 2) 不良资产管理情况 3) 机构人员状况
CHINA INVESTMENT BANK
29
29
3 银行不良资产损失的分担或转嫁承担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第二个政治经济难题是:谁为这些资产损失付代价。 西方工业国观念:市场先后顺序是借款人、银行股东、政府、存款人和
雇员(在失职或清算条件下) 1991英国BCCI事件中,违约的不良贷款首先通过借款人的抵押物来直接清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 政策框架和操作技术
金融专题讲座 2002年3月,北京
CHINA INVESTMENT BANK
1
1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框架和操作技术
主要问题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B 国际上管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环境
C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和技术经验教训
D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案例
CHINA INVESTMENT BANK
13
13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3
银行- AMC 之间资产
划拨分析
CHINA INVESTMENT BANK
14
14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五银行的资产状况、管理处置能力及发展需要 1) 信贷资产情况 2)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能力与手段 3) 发展需要 4) 银行及信贷人员欢呼雀跃 5) 观点:不良资产并非坏资产
算偿付 银行现有股本金和储备金核销资产损失 债权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承担 存款人承担或变相承担 一些外国贷款人接受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外债转贷款的损失 其他大银行或行业支持
CHINA INVESTMENT BANK
30
30
表1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承担机制
政府参与方式
市场基础方式
CHINA INVESTMENT BANK
银行不规范合并、资产划拨转移、剥离收购中的 道德风险防范:谁的孩子谁抱
CHINA INVESTMENT BANK
4
4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1
商业银行-投行-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光大银
行之间资产划拨
案例分析
CHINA INVESTMENT BANK
5
5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不能收回,财政用纳税人的税负保损,纳税人的责难 3)不良资产管理手段:三大法宝 4)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政策:中信、光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CHINA INVESTMENT BANK
16
16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划拨金融资产与划拨中的风险 1) 道德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2) AMC管理中向银行的再委托 3) 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机制、责任机制的缺陷? 4) 银行今后的不良资产会怎样?
CHINA INVESTMENT BANK
24
24
B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环境
3)早期预警系统
资本充足率等巴塞尔协议的指标和经营状况要求 清偿能力管制(资产流动性、挤提应付力) 业务活动限制(贷款集中程度、关联贷款、信用评级、客户名单、银企关系)
银行业及从业人员新进入者、新业务的市场准入管理 银行稽核检查与管理评价(现场、非现场及二者结合、后评价) 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破产清算等法律体系 意大利国家防险中心 银行不良资产监控日趋国际化 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早些时候的金融市场(货币)委员会
CHINA INVESTMENT BANK
7
7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划拨金融资产与划拨中的风险 1 道德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2 机构与人员的不衔接:欢呼雀跃与不以为然 3 项目档案与贷款、担保合约失效
CHINA INVESTMENT BANK
8
8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CHINA INVESTMENT BANK
23
23
B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环境
2)分析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源并达成基本一致的认识
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体系包括银行的资产分类体系、早期预警体系和 信息公开制度三方面 目前还没有一套通行的银行贷款(资产)分类的国际标准 集中两方面:贷款还本付息的延后程度和借款人的经营情况或还款能 力 世界银行1993年曾出版银行监管的手册: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和损失五种,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在工业化国家,美国对银行资产给予充分监管,银行监理官定期评 估贷款质量
CHINA INVESTMENT BANK
28
28
2 分析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源
2)微观经济方面的原因
外部金融结构和管理体系不当 汇率利率变化 金融恶性竞争 欺诈 监控不严特别是80年代对金融自由化的曲解,又如银行内部低效经营、投
机交易、疏于管理和错误决策、贷款组合管理不当、贷款管理放松,发放 关系贷款或贷款集中不当 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政府主导金融、银行风险监督和防范体系薄弱 韩国工业企业集团的高负债
2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行 -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
-信达AMC 之间的资 产划拨转移案例分析
CHINA INVESTMENT BANK
9
9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行的资产状况 1 某行业信贷资产情况 2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情况 3 非市场划拨行为:欢呼雀跃与不以为然
F 中国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的政策和技术对策
G 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项目作业小组之工作
CHINA INVESTMENT BANK
2Leabharlann 2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框架和操作技术
A
剥离划拨转移产 生的金融资产流 失问题
CHINA INVESTMENT BANK
3
3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银行不规范合并、资产划拨转移、剥离收购中的 国有资产流失
31
31
4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法律环境的营造
1)立法先行是重中之重,是其他部分的基础 2)对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经营面
临的主要法律障碍
CHINA INVESTMENT BANK
32
32
4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律环境的营造
1)立法先行是重中之重,是其他部分的基础 克服面临的法律障碍,营造恰当的司法环境的最佳选择是,制 定一部特别立法 美国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及加强法案》 1990年《银行违约处罚法案》 1991年《债权重组托管公司再融资、重组与改进法》 波兰1993年《银行与企业重组法(草案)》 泰国1997年《金融体系紧急状态法令》 韩国1997年《有效管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设立韩国资产管理 公司法》 日本1998年颁布了包括《金融再生关联法》等等
CHINA INVESTMENT BANK
15
15
A 剥离划拨转移产生的金融资产流失问题
AMC的剥离收购、管理处置能力 1) 应该成立几个AMC
AMC资金来源:财政担保债券、央行再贷款;财政能兜多 少 2) 应该按什么价值收购:120%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剥离收购程序:帐面值收购 剥离资产评估值的评估试点:3%、5%、28%、30% 观点:AMC 要尽可能早,尽可能多的收回
CHINA INVESTMENT BANK
19
19
B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环境
1 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控与损 失诊断
2 要分析产生不良资产的根 源
3 银行不良资产损失的分担 或转嫁承担
4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法 律环境的营造
5 国民金融平衡表理论
CHINA INVESTMENT BANK
20
20
B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环境
1 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控与损失诊断
1)评估、衡量、判别损失大小和整个资产质量恶化程度 :使用统一的会计标准市场价值或帐面价值核算体系
2)分析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源并达成基本一致的认识
3)早期预警系统
4)无论哪种类型国家对于不良资产的揭示和公开都有一 种不积极的态度
CHINA INVESTMENT BANK
25
25
B 国际上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环境
4)无论哪种类型国家对于不良资产的揭示和公开都有 一种不积极的态度
银行经营管理者、监督者和政策制订者并不总想对未发生损失 的风险征象作出反映
都有一些隐瞒或拖延揭示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内在因素 而大多倾向于对不良资产问题采取粉饰行为,衡量揭示损失与 分摊损失或重组资产之间就有相当长的时间差。 在日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会计标 准,不良贷款的程度、范围不对外公布,即使公布也是有折扣的
CHINA INVESTMENT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