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
1、英国于1601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专门的《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德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但“社会保障”一词的出现,最早却是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2、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有: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

4、社会保障主要模式四个类型(大题)
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5、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职业福利或机构福利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6.社会保障基金:(190)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待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7.社会救助的含义(260):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①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

②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脆弱群
体。

③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
8.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从慈善事业发展而来的制度安排。

9.社会救助的功能:
①缓解贫困问题是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
②社会救助推动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
③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社会救助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
工具
10.食物支出占家庭支出59%以上比例的,属于绝对贫困的家庭;这一比例介于40%~59%之间的,则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一比例下降到20%~40%时,家庭生活上升到富裕行列;这一比例降到20%以下时,则属于极富裕阶层。

11.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
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12.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积累式)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13.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20%,个人缴费8%。

1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
1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都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三位一体的结合,它揭示的是工伤保险制度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338)。

16.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于1905年就颁布了专门的失业保险法,建立了非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

18.失业保险按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划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19.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不超过24个月。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依法给予财务接济和服务帮助,以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济贫的手段,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2.恩格尔系数法:是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贫困程度的一种方法,源于恩格尔定律。

3.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4.失业:通常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能力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未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5.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待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6.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7.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

8.企业年金:又称职业年金,它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

它实质上是对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

三、简答题
1、社会保障的特征:
(1)公平性特征
①保障范围的公平性②保障待遇的公平性③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社会化特征
①制度的开放性性②筹资社会化
③服务社会化④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3)福利性特征
(4)法制规范性特征
(5)多样性特征
①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
②统一向社会保障制度在异国之内也呈现不同的模式
③项目结构多样化
④水平结构多样化
(6)刚性发展特征
2、社会保障的功能:
(1)稳定功能
(2)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
(5)防控风险功能等其他功能
3.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3)责任分担原则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5)互济性原则
(6)法制性原则
4、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1)集中管理模式
(2)分散管理模式
(3)集散结构管理模式
5、养老保险特征:
(1)普遍需求
(2)地位特殊
(3)长期性
(4)管理复杂
6、失业保险的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
(2)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3)促进就业功能
(4)稳定功能
(5)调节功能
7、决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几种方法:
(1)市场菜篮子法
(2)恩格尔系数法
(3)国际贫困标准法
(4)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
8、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原则:
(1)生存保障原则(2)普遍性原则
(3)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联系的原则
(4)维护受助者尊严原则
四、案例和论述
1.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包括: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②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③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另行制订。

2.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和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是提交鉴定申请、做出鉴定结论。

4.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
从客观上
(1)失业者必须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以内并具有劳动能力。

(2)失业者必须在失业前就参加了失业保险并履行了相应的缴费义务。

(3)需要向失业保险机构登记失业并接受职业培训或职业介绍。

从主观上
(1)失业者必须是由于非自愿的原因造成的失业。

(2)失业后有就业愿望并到职业介绍机构或失业保险机构进行求职登记、办理相关手续等,还应参加培训、接受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合适的就业机会等。

5.社会保障主要有四种模式特征及代表国家:
(1)社会保险型模式
①以劳动者为核心②责任分担
③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
④互助共济⑤现收现付
代表国家:德国、美国、日本
(2)福利国家模式
①累进税制与高税收
②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
③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
④法制健全
⑤充分就业
代表国家:英国、瑞典
(3)强制储蓄型模式
①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
②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累积
③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
④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
⑤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
代表国家:新加坡、智利
(4)国家保险型模式
①国家通过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并通过相应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

②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其资金由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由于国家已事先做了社会保障费的预留和扣除,个人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费。

③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④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代表国家:前苏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