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规划提纲

战略规划提纲

公司战略规划提纲前言XXX年以来,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赢利能力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实践“降本增效,绿色发展”的战略思想,领军集团零部件产业链,现作201X-2019年战略规划。

第一部分内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行业发展及其影响(一)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1、国家宏观经济走势良好,GDP增长连续走高,机械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投资增幅越来越高。

机械行业中的企业已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发展期。

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集团弛名商标的影响下,集团XXX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2、汽车行业从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由此而引发了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的现实。

中国整车企业降低产品价格的办法主要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

汽车核心零部件也不可避免的遭到降价的袭击,随着汽车整车的降价和汽车零部件的降价,比如汽车曲轴也会随着掀起一场降价风。

3、集团其它板块,如工程机械、专用汽车发展势头良好。

集团核心客户控股、联动开发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种齐全,产品制造路线封闭,零部件开发能力强。

4、存在的影响:中国汽车曲轴等核心部件产业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相对不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致使汽车曲轴配套体系各自独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产品开发投入不足,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产品开发能力还未全面全产业链形成,不适应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的要求。

我国绝大多数汽车核心部件企业先天性结构问题是机制不活,组织效益低下,厂商之间基本处在无序竞争状态。

深层原因是分工方式落后,是企业体制、市场体系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

汽车工业多年来形成的地方保护、所有制分割等导致了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生产模式,汽车核心部件企业只为一家总装企业配套,规模上不去,成本很难降下来。

我国汽车核心部件企业由于很多企业规模小,无法获得规模效益,使得汽车核心部件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或因为新产品的发展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汽车核心部件企业形不成批量生产能力。

在阻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

另外,无论是原材料采购、在制品过程控制,还是制成品的销售、流通和服务,我国汽车核心部件企业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成本优势;加上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汽车核心部件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大量资产闲置,固定成本增加。

由于基本没有研发成本投入,我国整车的总成本中直接采购的成本比例一般都高于60%,部分厂商甚至达到80%,因此,整车降价的压力将直接转嫁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车降价有一半以上的贡献度来自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的降价波及到汽车核心部件的降价趋势。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曲轴等核心零部件材料主要有锻钢和球墨铸铁两类。

(1)锻钢曲轴热处理锻钢曲轴,这类曲轴多采用精锻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需要采用调质(或正火)热处理来提高强度并改善加工性能。

锻造曲轴由于需要热处理,工艺较复杂,需要时间多,而且能源消耗较大。

微合金非调质钢曲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钢种,通过添加V、Nb、Ti 等合金元素细化晶粒,强化钢的基体,提高钢的强度。

其优点是可省去调质(或正火)处理工艺,具有明显的简化工艺、节时节能效果。

同时可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汽车应用微合金非调质钢曲轴已十分广泛,德国的Benz、意大利的Fiat、美国的Ford、日本的三菱和丰田汽车公司都有部分汽车发动机曲轴采用非调质钢。

(2)球墨铸铁曲轴球墨铸铁比钢轻约10%,无残留应力,加工时产生的缺陷少,而且球墨铸铁减振性、耐磨性、对缺口敏感性等优于锻钢。

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能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球铁要取代锻钢,重点是提高韧性。

ADI 是近年来在铸铁冶金中的重大发现之一。

可用来制造承受高负载的曲轴,而通常条件下;普通球铁材料是达不到这么高的要求的。

ADI 材料的开发提高了球墨铸铁类材料的机械性能,拓展了球铁材料的应用空间。

由于其价格低廉,设计自由度大,经不同温度等温淬火处理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和耐磨性能,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材料。

球铁材料过去一直采用正火来提高强度。

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曲轴逐步代替了正火球墨铸铁曲轴。

由于石墨球数增加、基体组织全为珠光体,因而铸态下就能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

铸态曲轴不需正火热处理,这样不仅简化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还避免了人为因素产生的内应力,从而减少了曲轴在切削加工后进行表面淬火强化处理时的变形倾向。

目前,球铁取代锻钢的最大障碍就是强度和韧性有限。

但是随着高强度二高韧性球铁,尤其是奥氏体等温淬火球铁(ADl)技术的日趋成熟,凭借其高强度、高韧性、成形性能好、成本低、综合机械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必将在更大范围内取代锻钢。

二、行业竞争分析(一)供应链竞争分析供应链主要是铸造原辅材料的供给。

(二)客户及渠道竞争分析1、主要客户为集团内核心客户公司,集团外的为X柴、X柴、XX柯、XX斯、X柴、X铃等发动机厂。

2、竞争分析:1)集团内客户的主要竞争对手为XX汽配、XX斯、XX源等厂家,在球铁曲轴上这几个厂家暂时还无法与公司竞争。

XX汽配的铸造能力暂时还未能解决,以外购毛坯为主要经营方式。

因为XXX、XX源以钢轴对主。

2)集团外客户的竞争主要是这些主机厂原供应商,这有发动机厂内部的,也有上述集团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三)竞争对手分析1、XXX公司XXX公司是XXX和德国XX公司共同投资创建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占地35.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总资产XX亿元,有职工1600 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300 人。

主导产品有XXX等型号,公司拥有X国XX 公司铸造生产线、XX公司轿车曲轴生产线和XXX等国家高精尖加工与检测设备,年产锻钢曲轴、球墨铸铁曲轴达50 多万支。

...2、XXX公司XXX公司为中国机械500 强,拥有企业资产总值X 亿元,占地面积32 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0 万平方米,职工200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 人。

现有8 条XXX 铸造生产线和12 条冷加工生产线,具备了年生产100万件的规模能力。

公司的主导产品以XXX为主、XXX为辅。

3、XXX公司4、XXX公司5、XXX公司6、XXX公司...三、内部能力分析(一)研发能力1、材料研发能力处于地区行业领先,加工方面的研发能力欠缺,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研发试制加工线;2、随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差,存在试制周期较长的问题;(二)供应链能力如原材料采购方面、供应商管理系统方面(三)制造能力(产能、工艺及设备水平、质量控制)1、铸造能力方面:产能已达到150万条/年的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设备水平以及质量控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由于国内仿制能力较强,不排除生产设备及生产线方案被一些厂家模仿或改进。

主要存在质量控制方面的风险。

2、机加工能力方面:产能严重不足,工艺及设备水平、质量控制在国内无任何优势。

(四)营销服务能力(五)运营能力(包括毛利率、期间费用控制、劳动生产率等)(六)投融资能力(七)人力资源四、SWOT分析第二部分战略规划一、商业模式(盈利模式)1、成本化战略通过使价格低于竞争者而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将一些竞争者驱逐出市场。

2、差别化战略在顾客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

选择那些使自己别具一格而又不同于其他竞争企业的特质。

3、集中化战略为了满足特定顾客的特殊需求,通过集中力量于有限的地区市场或产品的某种用途,建立竞争优势和地区市场的战略。

二、业务定位(一)业务构成(技术、产品、市场),主要业务增长点1、技术上以发展QTXXX以及更高的材料上为主;在此基础上发展耐磨铸件等;2、产品上以机体、曲轴、XXX为主要产品,同时寻找耐磨铸件同步发展;3、市场以集团内、外两方面划分,各达到60%的份额。

(二)公司核心竞争力1、核心竞争力以代钢曲轴为主,以较高的性价比为主。

二、战略目标按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列,并按主要产品或业务细分。

三、战略保障措施(一)营销规划1.公司今后主要在哪些市场竞争地理市场产品定位业务模型2.主要竞争策略(一)技术、产品规划1)技术上以发展XXX以及更高的材料上为主;在此基础上发展耐磨铸件等;2)产品上以发动机机体、曲轴、XXX为主要产品,同时寻找耐磨铸件同步发展;加快产品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集中技术资源,组织建立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平台,向企业提供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技术支持。

建立以XXX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培育持续创新能力。

(二)组织规划组织结构重点进行那些变革以适应和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三)人力资源规划公司的关键、重点人才需求,及引进、培养策略(四)产品品牌规划(五)供应链规划(六)制造能力规划(产能、工艺及设备水平、质量控制)1)产能方面:扩建XXX毛坯铸造生产线,形成300万条/年的生产能力,机加工同步形成300万条的加工能力;2)工艺设备方面:3)面临的问题: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2.交货期大大缩短;3.降低生产成本;4.难切削材料的出现使加工难度明显增加,加工中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课题,如硬切削;5.为保护环境,要求少用或不用切削液,即实现干式切削或准干式切削;正是基于以上情况,以高速、高精、高效的复合加工技术及装备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发动机及零部年生产线中生产设备数量得以减少。

产品周转线短、加工效率高、易于质量控制管理。

(七)投融资规划(八)管理规划运营管理(包括赢利能力提升、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高等策略)、ER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