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3学号:姓名:谭君指导老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ˎˎ一设计目的及要求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

共100台主机。

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学生宿舍40 2教师宿舍10 1办公楼20 1教学楼10 1图书馆20 1二设计分析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

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 拓扑图如上2 设备选型路由器:3台交换机:8台PC机:100台电缆线:若干米网钳:一把测网器:一个3 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由这些部件构造各种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布线系统,它应该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校园网通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系统硬件。

另外校园网硬件设备中还包括服务器、PC机、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投影仪、电视墙、摄像机等。

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性能与价格的硬件设备,既能满足学校各方面的要求,又符合学校的经济状况。

本设计中只是一个模拟的、缩小版的校园局域网组建过程。

就不在考虑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问题。

4 IP地址规划和网段划分各个网段的划分如下:部门网段IP范围学生宿舍192.168.10.0/24 192.168.10.2/24----192.168.10.41/24教师宿舍192.168.11.0/24 192.168.11.2/24----192.168.11.11/24教学楼192.168.12.0/24 192.168.12.2/24----192.168.12.11/24办公楼192.168.13.0/24 192.168.13.2/24----192.168.13.21/24图书馆路由1到路由器2 192.168.15.0/24 192.168.15.1/24----192.168.15.2/24路由2到外网路由器----5 路由协议的选择内网路由器1、内网路由器2、外网路由器之间使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直通路由。

内网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使用单臂路由协议。

五配置代码1. 交换机的配置宿舍区交换机Switch>enable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lan 10 name xuexshengSwitch(vlan)#vlan 11 name jiaoshiSwitch(vlan)#vtp serverSwitch(vlan)#vtp domain CCNASwitch(vlan)#exitSwitch(config)#int rang f0/2,f0/3,f0/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range)#exitSwitch(config)#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int range f0/2,f0/3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Switch(config-if)#exit学生宿舍与教师宿舍交换机配制方法相同,配置代码以学生宿舍1-20交换机为例。

学生宿舍1-20交换机Switch>enable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tp clientSwitch(vlan)#vtp domain CCNASwitch(vlan)#exitSwitch(config)#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range f0/2-2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2. 路由器的配置①IP地址的分配内网路由器2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int se0/20/0Router#ip address 192.168.15Router#clock rate 64000Router#no shutdown内网路由器1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int se0/0/0Router#ip address 192.168.15Router#clock rate 64000Router#int se0/1/0Router#ip addressRouter#no shutdown外网路由器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int se0/0/0Router#ip address .2Router#no shutdown②单臂路由的配置内网路由器1、内网路由器2、外网路由器配置方法相同下以内网路由器1为例。

内网路由器1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int f 0/0.10 (创建虚拟子端口10)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封装dot1Q协议,建立与vlan10的关联)Router(config-subif)#ip add (为虚拟端口分配ip地址)Router(config-subif))#no shutdown(激活子端口)Router(config-subif))#exitRouter(config)#int f 0/0.11)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1Router(config-subif)#ip addRouter(config-sub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subif))#exitRouter(config)#int f 0/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③路由器之间ospf协议的配置以内网路由器1为例。

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router ospf1Router(config-router)#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Router(config-router)#end学习、办公区各硬件配置方法和形式与宿舍区相同。

六显示结果用发送数据包来检测网段是否通学生宿舍到内网路由器2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教师宿舍到内网路由器2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教学楼到内网路由器1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办公楼到内网路由器1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图书馆到内网路由器1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学生宿舍到内网路由器1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教师宿舍到内网路由器1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教学楼到内网路由器2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办公楼到内网路由器2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图书馆到内网路由器2的测试结果如下表由以上几个表的测试结果可以表明,数据包在不同部门之间是可以通信的,也可以直接发送Intnet中。

七课程设计总结本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有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了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从了解设备功能、掌握设计原理到应用原理,利用设备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