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考物理----光学专题

2020中考物理----光学专题

2020中考物理----光学专题
【2-1】
(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2-2】
(2018 秋•蚌埠期末)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 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
【2-3】
(2019•阜新一模)高度为 160 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 150 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 A.160 厘米B.150 厘米C.80 厘米D.任意长度
【2-4】
(2019 春•靖江市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 和34cm 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4cm 时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 40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 f 6cm
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

答案解析
【2-1】
(2019•包头)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 不符合题意;
B 、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

故C 符合题意。

D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
射,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2-2】
(2018 秋•蚌埠期末)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 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
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
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
【解答】解: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90 30
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6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 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即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 45,则入射角减小15,因为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法线会逆时针转动了15,镜面也逆时针转动15,故D 正确。

故选:D 。

(2019•阜新一模)高度为 160 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 150 厘米处,他要在
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 A.160 厘米B.150 厘米C.80 厘米D.任意长度
【解答】解:
如图所示,A 、C 、B 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

EF 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
确定A C B为ACB 的像,因为OC OC,所以OC 1 CC,
2
EO 1 A C,FO 1 B C,EF 1 A B 1 AB
2 2 2 2
EF 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 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此人身高160cm ,则镜长最小为80cm 。

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 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

(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故选:C 。

(2019 春•靖江市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
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 和34cm 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透镜距光屏34cm 时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 40cm
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 f 6cm
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

【解答】解:
题干中说到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 和34cm 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可以得到:距光屏6cm 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
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 6cm 2 f
①,
距光屏34cm 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4cm 2 f
②,故A 错误;
根据①②可得3cm f 6cm ,故C 错误;
根据成像分析,距光屏6cm 和34cm 成实像是两个互逆的光路,所以u1
v2 ,v1 u2 ,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6cm 34cm 40cm ,故 B 正确;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但是成像的性质正好与原先相反,故D 错误。

故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