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7: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7: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释其成因。

2.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洋流的形成原因是由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会绘制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2.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1.世界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通过考虑大陆的轮廓情况进一步分析描绘全球洋流分布,熟记主要洋流名称。

教学难点:
洋流模式图的推理以及实际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故事]先展示几副泰坦尼克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吧!它沉没的原因是由于在北纬40度撞上了冰山,导致船体进水而沉没。

我们都知道在北纬40度的海域是不可能发育这样大的冰山的,那么这座冰山来自哪里呢?又是怎样的力使它到达这里而造成了这样一个悲剧的呢?”
那么这就与我们今天的新课有关,请同学们翻到书57页,现在就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第三章的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课学习』
[讲解]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57页的文字,思考洋流定义、分类以及成因。

洋流就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在这之中同学们可以看看对于这个流动有哪几个修饰词,那就是“常年”、“稳定”、“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这说明洋流并不是在某个特殊的时候才发生的海水的流动,就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火山地震等,而且洋流的运动方向以及它的流量等都是相对稳定的。

这样的海水运动才能称为洋流。

我们知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这样大的面积之下洋流的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洋流的性质和成因是否是一致的呢?自然是不同的,那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按性质洋流可以分为那几类:
按性质可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

从字面上来看,同学们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暖流和寒流吗?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那么也就是说: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那么同学们看图3.5观察一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侧寒暖流的流向有什么规律:是不是暖流都是从低纬度海域流向高纬度海域,而寒流则相反。

比如我们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和日本暖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之前我们有学习过全球分为五个温度带吧!温度从赤道地区向两极递减的,水的温度也是这样的,所以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一般是暖流,从高流向低的通常也是寒流。

[提问] 那么这些洋流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在大洋上形成这样的流动方向的呢?
通过之前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动力。

那同学们思考在风力的作用下海面海水会怎样运动呢?(右图)
所以我们把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
带动下层海水运动,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我们称之为风海流。

除了风海流以外,还有另外两种:密度流和补偿流。

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洋流呢?
陆地和地球自转会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
[讲解] 在全球洋流成因中,近地面风带也就是盛兴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在第二章第二节我们有学习过全球分为几个风带,同学们还记得把,那请同学们回忆一
下在几个风带之中吹定向风的有那些?请同学们翻到书58页,完成活动题的第一小题。

但是由于全球并不是处在这样一个模式之下,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受地形和地转偏向力也影响着洋流,使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北半球形成了怎样的大洋环流。

同学们理解了后,接下来我讲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为大家绘出南半球的大洋环流,其他同学完成书中58页的活动题的第二小题。

在我们完成了洋流模式图后,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理想模式下,全球有四个大洋环流圈。

同学们可不可以对比气压带风带图和洋流模式图的纬度、以及环流的方向,总结有何规律呢?也就是活动题的第三小题:
(1)从世界洋流模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南北半球各形成了两个大洋环流,两个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顺南逆”的大洋环流。

(2)两个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又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北逆南顺的大洋环流
因此,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活动]在完成了洋流模式图后,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在实际的大洋中的大洋环流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对比洋流模式图和57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图分析各大洋的洋流分布那些与模式图相符合哪些有不和,并结合读图思考题,总结归纳各大洋中低纬度,中高纬度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
1.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分布着广阔的海洋,没有形成海陆相间分布的轮廓,所以没有形成大洋环流。

在极地东风吹拂下南极大陆周围形成了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环流。

3.冬季北印度洋形成反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北印度洋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盛行西南季风)。

『总结练习』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现在同学们知道冰上是怎样到达北纬40°的了吗?(洋流)
根据本节的知识结构,和所讲的内容,带着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主要的知识(洋流:定义,形成因素,分布规律)。

同学们在课后阅读60页的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解释,他们的形成也是与洋流紧密联系的。

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的运动方向呈()
A、顺时针
B、反气旋型(南半球)
C、逆时针
D、气旋型(北半球)
2、北纬60°的亚欧大陆西岸气温高的原因是()
A、日本暖流的影响
B、极地东风的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3、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D.拉布拉多寒流
4、读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假定①②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5、主要以盛行西风为驱动力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日本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6、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ACCBBA
『板书设计』
一、洋流
1.定义:常年、稳定地、一定方向、大规模
2.分类(性质):寒流:水温低海区→水温高海区,高纬→低纬
暖流:水温高海区→水温低海区,低纬→高纬
3.成因:主动力——盛行风——风海流
4.影响因素:陆地轮廓和地球自转——影响洋流方向
二、分布规律
1.理想模式:
2.实际全球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以中低纬海区的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低压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南半球中纬海区的西风漂流。

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的绕极环流。

北印度洋形成的季风环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