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

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x市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 〔x〕41号)精神,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x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以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方向,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

到x年9月底完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设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换装,实现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统一;开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x行使,并逐步实施综合执法领域确定的其他相关行政处罚权的x行使。

到x年,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初步完善,服务便民高效,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内容
(一)明确管理职责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主要包括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两方面内容,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市政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

具体范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含市容环境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资源化利用)和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依法确定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需要纳入统一管理的违法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

综合执法是在上述领域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履行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为。

具体包括: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煤炭渣土等运输车辆物料抛洒遗散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侵占城市非机动车道、违法停放车辆的行政处罚权;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沟渠湖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沟渠湖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市场监督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二)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责界定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以外行政处罚权x行使后,要合理划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职责权限,实现行政审批与行政处罚职能相对分开。

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源头监管,审查审批、
批后监管、指导监督等职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等职责。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要厘清源头监管、后续监管、行政执法的界限,明确双方的责任。

(三)综合机构设置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x市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x〕41号)精神,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城市管理相关执法职能,设立x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x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挂牌,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

由x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兼任x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积极协调x人社厅对其下属的x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实行参公管理,适时增加人员编制。

将住房保障、城乡建设领域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统一授予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下属事业单位执法人员向城管执法大队x,形成统一的综合执法机构,强化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1.整合执法力量。

按照“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原则,整合归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在近几年内适时增加人员编制。

科学确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配备比例标准,执法人员不足的,通过社会招考、部队转业、相关部门划转等方式补充执法力量。

设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管员岗位,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

2.核定执法人员编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根据城市规模、执法业务范围和实际工作需要,统筹解决好执法人员的身份编制问题,协调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实行参公管理。

3.配备执法装备。

根据执法工作需要,配备统一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和督查车、清障车、巡查宣传车等执法执勤车辆以及执法记录仪、对讲机、警示标志等执法工具,增强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规范文明执法,接受社会监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提高执法水平
1.调整权责清单。

全面清理调整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相对x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施行后,权责事项调出和调入部门及时调整本单位的权责清单。

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和调整,各单位在相应的媒体公开权责清单,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2.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执法为民理念教育和执法礼仪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统一执法文书,明确办案时限,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议考核和执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处罚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标准。

依法规范行使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杜绝粗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

制定执法行为规范和执法文明用语。

建立纠错问题机制,健全全程执法记录管理与使用制度。

3.改进执法方式。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专业市场、摊点、流动商贩等经营场所和便民服务网点,引导当事人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高执法效果和群众满意度。

探索新型执法模式,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改进城市管理机制
(一)推进环卫工作深化保洁。

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保障市容环卫保洁工作持续发展,推行深化保洁,巩固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做到市容环境维护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完善城市管理应急机制。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强化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建立相关部门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应急制度,对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隐患加强排查,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住建、环保、水务、规划、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案件移送相互抄告等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在信息共享、执法协助、业务培训、技术支持、举报受理、案件移送等方面职责,形成分工负责、共同治理的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各自职责。

区法制办负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责任清单的制定以及依法行政推进过程中的相关法制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审查;区编办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相关事宜,并做好相关权力划转和权力清单的监督和审查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求,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二)保障经费投入。

财政部门要保障城市管理经费正常需要,按照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原则,健全责任明确、分类负担、收支脱钩、财政保障的城市管理经费保障机制。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不得将城市管理经费与罚没收入挂钩。

因地制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使用有关资金,增加对城管执法人员、装备、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三)广泛宣传动员。

城市管理要注重宣传教育,突出以人为本。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市容环境的责任感,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共同建设和谐城市的良好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