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施工放样详解

测量施工放样详解

安全牢靠、放稳、并有人监护。 • 5)在芦苇池、泥滩或有蛇区域测量时,应穿好防护鞋,扎好裤
腿。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6)打标志桩前应检查锤头、锤把、不准带手套打桩。 • 7)整置仪器时,如遇高压线,必须与高压线相距10m以上,测
杆的顶部要距离高压线3m以上,雾雨天气不得在变压器及高压 输电线路从事测量工作。 • 8)操作仪器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必须离开时,需要专人看护。 • 9)在陡坡或光滑地段作业时,应先采取防滑措施。 • 10)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1米以外,防止高空 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 • 11)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程。
确认后方可进行开挖,开挖后
槽底高程、及平面位置和成桩
经复核确认符合规范要求后方
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4、路基放样
•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标、施工工艺和有 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边沟、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
• 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 线,直线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 并注明填方高度。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 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 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边沟、截水沟和排 水沟放样时,宜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10—20m在沟内外边缘钉 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
• 3、墩台身放样

每项单位工程开挖前,每 一个承台都要按合同条款、施 工图纸的要求, 其承台底与承 台顶底标高经过计算复核后方 可进行放样,将开挖前实测成 果和开挖放样数据报相关单位

首先要将墩、台身复核坐标表
报相关单位复核,待复核无误后, 方可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放样采用 坐标法进行。放样后经复核无误后 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xA, yB xB , yB
测设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即可得到P点的平面位 置。
测设P点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测设数据S与β。根据坐标反算公式得:
AB
tg 1
yB xB
yA xA
Ap
tg 1
yp xp
yA xA
AB Ap
S yp yA xp xA
sin Ap cos Ap

施工过程中,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
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挖方深度。放样
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5、安全措施要求 • 1) 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 • 2)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 • 3)高处作业时,仪器上下要用安全绳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保护。 • 4)登高作业时要注意观察,避免坠落或碰撞。登高的设施必须
• 施工放样主要有:平面位置的放样、高程放样,以及竖直轴 线放样。平面位置和高程均通过对每个特征点的放样实现。特 征点的放样通常采用极坐标法,也可用直角坐标法和交会法, 高程放样则常用水准测量方法。当待放样点同附近控制点的高 差较大(如放样高层建筑某层或井下某点的高程)时,常用长 钢尺代替水准尺测设高程,或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放样竖直轴线可用吊锤、光学投点仪或激光铅垂仪等。
极坐标法放样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2、直角坐标法 如图所示,已知某矩形控制网的4个角点
A、B、C、D的坐标,现需测设建筑物角点l, 其步骤如下:
计算测设数据,即计算B点与l点的坐标
xB1 x1 xB
yB1 y1 yB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3、后方交会放样法 • 后方交会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
续施工。钻机就位后,作业人员利用稳固的护桩复核钻机的钻杆
偏位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钻孔桩放样不允许单站放样,每一根
钻孔桩必须迁站进行复核。桩位放完后,用卷尺量取各桩位的距
离再次进行复核。放样记录要当场签字完成,不得有涂改现象。
如果出现笔误或计算错误只能写“作废”字样。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2、基坑、承台开挖放样
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三个水平夹角 α、β、γ,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称为后方交会。交会测量是加密控制 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在数个已知控 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测方向 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 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而后 计算待定点的坐标。常用的交会测量 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边交 会和自由设站法。
பைடு நூலகம்
距离交会法定点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1、钻孔桩放样

钻孔桩放样是施工放样工作的重点,场地平整后首先放出各
桩位的中心桩。

在施工时,首先要埋设好护桩,然后才能开挖、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完成后,重新放出中心位置,再次调整。护桩一定要稳
固且避免机械碰撞,施工作业人员一旦发现护桩中任何一个有松
动现象时,应及时通知工程技术部测量组复核,不允许不复核继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4、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测设两段已知距 离交出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如图 所示,A、B为已知点,其坐标
为 xA, yB 、xB , yB 。P为待定点,其 设计坐标为 xp , yp ,则利用三个点
的坐标可计算出两个放样的水平距 离a、b。利用两把钢尺分别量距a 和b,则其交点即为待定点P。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 1、极坐标放样 • 概念:平面坐标的一种,利用某点到原点的距离和角度来确定这一点位
置(定位)。 • 原理:已知一点位置,利用角度和距离定出点位置。如图所示: • 已知o点坐标与方位角,通过测量距离L和角度a来 • 找出设计点的方法。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A、B为已知点,其坐标为
测量施工放样
编制:杨杰 主讲:黄霭
主要内容
• 1、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 2、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3、控制点位的埋设要求
• 4、利用全站仪平面放样操作流程 • 5、利用水准仪高程放样流程 • 6、数据记录与复核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
• 施工放样(setting out):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 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 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是根据建筑物的设 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 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 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