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学的迷茫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时空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一个见识、交往、活动范围较为狭窄的天地,进入一个见识较为广博,交往活动范围较为广阔的天地;●由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均由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转化为需要自己来设计和安排的自觉学习、生活等等。
初入大学的新生们,由于各种变化会产生各种彷徨和无奈,根据我们的经验和采访,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新生会遇到的迷茫。
目标实现后的迷茫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入学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跨入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目标实现,又没有树立起新的切合实际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和方向。
原有的对高校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环境的冲突。
在高中时代,对大学生活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书本或各种传播媒介,这样难免会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抱有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大学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新生们的失落感。
教学方式的不适应高中式的学习主要是“老师牵着走”,每天的学习时间都被上课和课后作业排满了,每天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更多的时间是靠“自己走”,没有很多强制性的作业和学习计划,一切都由自己来支配。
另外,有些课程内容本身也难以激发起同学的学习兴趣,于是就开始逃课,只是为了期末考试能及格而在考前的几天临时抱佛脚。
人际关系的失衡新生们与大学里的新同学接触时,常会不自觉地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因此宁愿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在高中阶段,上大学几乎是所有高中生最迫切的目标,在这同一目标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很容易的;而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目标和志向会有很大的差别,要找到一个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追求的朋友,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了。
另外,大学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住校的,同学们学习、生活都在一起,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同学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磨擦和不习惯之处,容易产生矛盾,需要同学互相之间能有更多体谅和理解。
自我同一的矛盾很多考上大学,尤其是考入好的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该说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
然而进入大学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同学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各方面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比比皆是。
这一突然的变化会是很多新生一时难以接受。
关键字之一:学习进入了大学,学习仍是最重要的事。
大学是一个宽松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只有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保持下去,才不至于今后收不住心。
注重综合素质如今,冲过高考的独木桥,迈进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学子们,不再是“皇帝的女儿”。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社会用人单位需要“基础厚、专业宽、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现在的大学学习早已不再是“60分万岁”的时代了。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对大学生来说学习更是自己的主业。
不论是准备考研、出国,还是进企业就业、到机关从政,学习都丝毫不能放松,只是学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学习不意味着死啃书本,而是要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有刻苦钻研精神,也要有开拓创新意识;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在实践中学习;要掌握广博的知识,也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另外,对大一新生来说,打下一个好基础非常重要。
既要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又要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学习方法。
你的学习困惑初入大学,不少大一新生会对学习存在着困惑。
作为过来人,我们了解你们的问题:刚从高考的压力下解脱,有学习的热情同时又想放松一下自己;外面的学习班铺天盖地,有很多东西想学又不知从何开始;学的东西不少,学到的东西不多。
并且一开始你还会感到学校的学习很轻松:课不多也没什么作业,学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自己不知在学些什么。
那么你就需要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了。
我们的一点建议首先,适应校园的学习气氛。
大学的学习是外松内紧的。
在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很少有人主动指导你,没有人给你制订具体的学习目标,每学期一般只有一次期末考试……但这里绝不是没有竞争,找工作、直升研究生要看绩点和获奖学金情况,连选二专看的还是绩点,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独立地面对学业。
同时,大学新生还要改变一些原有的观念:在大学里,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指标,在大学里更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里的竞争是潜在的、全方位的。
其次,调整学习方法。
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
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可以说,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所以,新生们需尽早做好思想准备,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向本专业的学长、老师请教,使自己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
关键字之二:生活对一些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大一同学来说,大学是独立生活的开始,是一次角色的大转变。
因此,如何学会独立生活,对多数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相信同学们对高三那一年中父母那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还记忆犹新,然而进了大学,在“获得解放”的同时,面对自己的,是许多以前从不用去考虑的生活琐事。
步入新环境,要摆脱“事事有人管”的依赖心理,变“有人管”为“自己管”。
这就对自己的处理问题能力,理财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和室友和谐相处的关键。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许多同寝室的同学产生矛盾的原因只是一些生活细节问题。
然而小事不小,自己从没意识到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却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很多困扰。
比如有些同学喜欢很晚煲电话粥,这对习惯早睡的人来说就比较头疼。
所以,生活中应将心比心地待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大学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完全按兴趣,随意性太大,很难有效利用高校的有利环境和资源。
要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首先要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
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有多大等等。
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修正和发展。
适应校园环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使自己尽快适应校园环境也是当务之急。
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新生们今后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地生活、学习。
比如了解一下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自修室等对自己的学习大有裨益。
适应校园中的人际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一学期见不到几次面,师生关系变得非常离散。
在学习生活上,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学生需要做自己的老师了。
另外,还应处理好同学之间,室友之间的关系,对人宽,对己严。
主动地和同学接触交流,包括多结识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往往十分重要。
关键字之三:实践大学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进入大学后,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工作都将向大一新生们招手,对于高中时一直埋头读书的你们,这的确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
但是,如何进行选择与把握尺度却是一个难题。
并非可有可无当代职业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变幻着的复杂世界,在校大学生,不能,也不可能像古人所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要随时关注并适当地介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在学习之余参加些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这对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了解适应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充分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对社会、对职业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的了解,掌握社会对职业需求的动向,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坐标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
学会适当选择当然,在实践活动上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个适度选择。
首先,当面对各种各样社团的时候,你可能会一时盲目,个个都想参加,初入大学的你,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但是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进行选择,因为参加过多的社团会导致精力分散,或许你本想借此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扩展视野,但结果却会发现自己整天都在各种社团之间转,却哪个都没能做好。
盲目加入社团不仅是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会荒废了主业——学习。
建议大一新生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两个社团,然后集中精力去做好它,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其次,关于社会工作,大一新生由于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往往会较多地从事家教、促销之类的工作。
这里要提醒大一同学的是,适当做些社会工作是应该的,但重点应放在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而非赚钱方面;其次,要避免对社会工作过于热衷而忽略了学习,这将是得不偿失的。
勇于自我表现进行社会实践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掌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并坚持到底,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同时,新生们从一进校就应该学习勇敢地、充满自信地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
关键字之四:爱情看上去很美在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想像中,一定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对于一段浪漫爱情的憧憬和期待。
当你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爱情就已经是个躲不开的话题了。
菁菁校园的小河畔,绿色荫荫的春晖园里,随处可见一对对亲密的身影;在今后的生活中,你还会受到来自周围和传媒的越来越多的影响和刺激。
顺其自然才是真的确,在大学里拥有一份纯真的恋情是件幸福的事,对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有好处。
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搭上了时间和学业后,爱情依然是空花泡影。
所以,顺其自然吧,毕竟,爱情对大学生来说绝不是必需品,不要刻意强求。
许多人那么急切地盼望恋爱,其实也不过出于随大流的虚荣,或是对别人卿卿我我的羡慕。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们见过不少在爱情中失落的例子,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失恋而寻死觅活,这些都太不值得了。
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爱情是需要基础的,不要因为渴望爱情,而在彼此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仅仅凭着那份好感而草率地确立关系,这是一种不成熟和对自己和对方不负责的表现,先天不足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是很难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完善自我最重要在这里,我们希望学弟学妹们保持一份平常心,如果有一天爱情来了,就好好珍惜吧;如果她一直不肯光顾,也不必在意,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学业最重要。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要担心好男孩好女孩被抢光了,重要的是,当你的那个Mr.(Mrs.)Right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足够好。
指路篇正确定位,找准起跑线金秋九月,又一批大一新生迈进了自己神往已久的象牙塔。
初入大学,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对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学校、理想与自我之间微妙的同化或异化,新生们面临的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生活,大学不仅意味着人生新里程碑上的机遇,还意味着更加艰难的挑战,因而走好象牙塔里的第一步就显得尤为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