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
——读《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有感
铜陵市开源小学何月
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吴正宪老师的《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
这本书是由吴正宪老师主编,是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研究成果。
看了这本书,使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读完后我体验到了做为数学老师的幸福感,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有了很多的想法。
下面我简单谈谈这本书。
作者简介:
吴正宪,女,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
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个人作品:
《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
《翻开数学的画卷:感受数学世界的人、文、情》
《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特级教师同步辅导》
内容简介:
《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是学生的数学日记和教师的精彩点评的集合体。
每一则学生的“数学日记”后面都有一段“教师感言”,这是这本书很有特色的一面。
它不仅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儿童理解的数学世界,还通过教师们对学生数学日记的点评,很好地反映教师团队在不断反思中实现的专业成长。
看了这本书,使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有效的课堂上,我们既要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更要读懂学生。
我们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比教什么更重要,更值得我们关注。
这本书精选了众多学生的数学日记,从“这就是我的数学、数学中有趣的故事、数学在我的生活中、我的数学课堂、我在活动中学数学、数学为我留下了印迹”等方面展示了学生心中的数学世界。
读后感:
第一章这就是我的数学
这章前言写到在儿童的眼里,数学是一棵巨大的树,数学是一座美丽的城堡,数学是一片无际的海洋.在儿童的眼里,数学就像一个魔术,既是十分简单的,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是美妙的,又是千变万化的。
其实对于成人也一样,如果喜欢数学,那么它就是迷人的领域,如果不喜欢,只能是可恶的课程。
一直以来都强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不是简单的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
我觉得培养兴趣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
一、循序渐进,否则学生们会知难而退。
树立他们战胜数学的信心。
相信自己可以解决问题。
适当给予奖励表扬,也是树立信心的一方面。
二、化抽象晦涩的题目为简单生活化的数据。
这样觉得数学不再遥远,就在自己身边。
三、有合作也有竞争。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遇到问题,互相帮助,但是也要有竞争上进的意识。
三、有合作也有竞争。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遇到问题,互相帮助,但是也要有竞争上进的意识。
第二章数学中有趣的故事
高斯是谁?加减是怎么来的?数字也有回文吗?有祖冲之这座山吗?什么是方阵? 这些有趣的问题,都被热爱数学的孩子们思考着.孩子们探索奇妙数学世界的脚步在这里延伸……这章前言,让我觉得,数学不应该只是枯燥乏味的做题训练,融入一些关于数学的小故事小趣事,既可以适当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顺便让数学的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第三章数学在我的生活中
表演节目,慧眼识数,我的阳光书屋,我能推算时间了,神奇的测量工具,分糖,锅的奥秘,烧饼中的发现,煎蛋中的数学,排队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妈妈错了,有趣的黄金分割,节水和利用等等,都体现出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以及周围世界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中的知识有些是孩子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生活中的情景能叩开儿童数学思维的心扉,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发展。
在“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这篇日记中写道是小朋友马静跟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的一个促销活动激起马静同学的思考,经过她的计算,发现这是商家的一个经营策略,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实惠。
得出了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透过这篇日记,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计算、分析应用题而是带给孩子们那份理性的思考和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第四章我的数学课堂
我心中的数学课堂孩子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我心中的数学课堂,是活跃、趣味、快乐的课堂。
”“老师不一定漂亮,和蔼、温柔的就很好了”质朴的童言,道出了我们做老师的准则:要爱孩子,给每个孩子营造充满阳光、温馨、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和谐的数学课堂健康发展。
“我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是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写是数学日记,他这样写: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探索规律”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一个苹果一个梨,还让我们在她贴的时候喊水果的名字。
接着她有贴了一个苹果一个梨。
我们一边喊她一变贴,结果时我们喊的比老师贴的还快。
因为我们发现了水果朋友排队的规律,老师夸我们长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了动物朋友、图形朋友、数字朋友排队的规律,回到家又发现家里窗帘的图案也藏着规律,有规律的图案真美!我发现自己的眼睛越来越亮了,我真的长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从孩子的真实感受中不难看出,教师给了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给了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孩子跳出一节课,把目光投向了生活,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孩子享受到了
数学学习的乐趣!这种影响是长远的。
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愿我们更多的数学课堂能带给孩子生命的活力。
第五章我在活动中学数学
拼图形,称东西,页码游戏,平行四边形的自述,花钱的学问,棋盘中的数学,等等数学日记,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方式不是枯燥的做题与机械的记忆,而是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有意义的、多样的数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更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了数学学习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这些数学日记的陪伴下,孩子们在一天天成长,他们用数学日记留下了在成长过程中对数学理解的一个个印记.让我们沿着孩子们留下的印记去,去探寻他们的
成长足迹吧!个人认为,这是个挺不错的了解学生的想法的方式,可以收集他们
的数学日记,或发表张贴,或装订成册,一方面有鼓励,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
比较重要的就是不能把这个写数学日记变成强加给孩子的额外负担,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第六章数学为我留下了印记
第七章我心中的好老师
好老师的十条标准:1 、不应该偏向女孩子。
2 、下课铃一响,就让我们出
去玩.。
3 、春游上哪去,先问问学生。
4 、学生犯了错请家长,我们做了好事也应该跟家长说一说。
5 、能跟学生聊天。
6 、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7 、注意自己的外表(头发,衣服)。
8 、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9 、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应当在场鼓励加油。
10 、课间十分钟,应当看看学生爱玩什么。
很显然,从孩子真心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很多让自己更受孩子欢迎的改变。
公正公平,尽量地让自己公平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尽可能不要偏心。
不迟到,不拖堂,该是学生休息娱乐的时间就让学生休息娱乐,不要剥夺孩子们的下课时间。
多和学生沟通,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决定,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希望。
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缺点时,也多夸夸孩子们。
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言传身教。
除了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也要尽可能参与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为学生们加油鼓气。
第八章成人的关注与帮助引领儿童走进数学世界
感悟:
从一篇篇数学日记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非常喜欢数学,如《数学是游乐场》、《数学是城堡》等。
从一篇篇的数学日记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有趣的数学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如《酒桶上的加减号》、《古代的计时法》等。
从一篇篇数学日记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尝试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如《排队中的数学》、《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等。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更爱上数学生活。
细品书中学生们写的日记,可以感受到学生内心细腻的情感。
很多学生像回忆录般写下自己几年来在小学生涯中学习数学的所感、所做。
可以发现他们随着
年龄的增长,思维方式悄悄地在转变。
学生通过数学日记告知老师自己在学数学上的“盲点”与“误区”。
平时课间来不及找数学老师询问的问题或者不敢问的数学疑问,都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说”出来。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数学日记仿佛是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走进儿童心目中的数学世界,从学生的心里出发,找到学习的原点,才能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数学,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才能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是孩子终生受益的事情。
其实,坚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教师坚持了,他的学生就收获了。
愿我们都能走进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