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
技术测量室编
年级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及目录:
实验一、尺寸测量
实验1—1、轴的测量
实验1—2、孔的测量
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
实验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2—2、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测量
实验三、表面粗糙度测量、螺纹测量
实验3—1、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实验3—2、螺纹中径、螺距及牙形半角的测量实验四、齿轮测量
实验4—1、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实验4—2、直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三、被测零件:
四、测量示意图:
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
八、思考题: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
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
一、实验目的
三、被测零件:
四、测量示意图:六、测量数据记录:(单位:mm)
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
八、思考题:
1、用内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测量孔的直径是,各属于哪种测量方法?
2、内径量表测量孔时“转折点”意味着什么?一旦“零位”确定,百分表指针超过“零
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百分表指针不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
3、组合量块组的原则是什么?
实验报告: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形状公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四、测量示意图:(要求画出简单的仪器的测量原理图和被测面的测量截面图)
六、作图:分别用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求直线度误差值,并作出合格性结论。

七、思考题:
1、以本实验为例,试比较按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值何者更合理?
2、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值时,如前所述,总是按平行于纵坐标计量,而不是按垂直于两条平行包容直线的距离计量,原因何在?
实验报告: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四、测量示意图:
六、析判断被测平面是否合格?
实验报告: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四、测量示意图:
六、分析判断被测件平行度是否合格?
实验报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Array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用表面粗糙度电感测微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 a值;
2、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 z值。

四、测量记录:
实验报告:螺纹中径、螺距及牙形半角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四、测量记录:
1
3、牙形半角
α
测量数据:(单位:゜)五、合格性结论:
实验报告: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的测量一、实验目的:
四、测量步骤:五、公法线长度测量记录:(单位㎜)
六、实验数据分析及合格性结论:
七、思考题:
a)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取平均值的原因何在?
b)有一个齿轮经测量后确定: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而公法线长度变动量不合格,试
分析其原因。

实验报告:直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
二、测量步骤:
六、合格性结论:
七、思考题:
a)测量齿轮齿厚偏差的目的是什么?
b)齿厚极限偏差(E ss , E si)和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E ws , E wi)有何关系?
c)齿厚的测量精度与哪些因数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