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分析
贸易保护措施
李斯特主要是主张使用进口关税来实行贸易保护。 征收关税要区别不同的进口商品。对发展本国生产
力需要的机器等应当免税,对奢侈消费品应当重税。 保护关税的税率应当动态地进行调整。 实行关税保护应当有期限。
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评价
李斯特在后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的确有相当深刻 的思考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第二、过分强调个人理性而否定国家的重要作用。 对个人有利的并不都对国家有利,国家可为个人自 由创造重要的条件。
第三、过多强调世界主义而忽视民族利益的差别。 英国自由贸易理论宣扬的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 实际生活中各国的利益是独立的。
贸易保护与经济发展阶段
在李斯特看来,自由贸易或保护贸易都要根据本国 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考虑。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中-19世纪末) 英国——强调自由贸易。 美国、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幼稚工业
贸易政策。 垄断资本主义前期(1890-二战前)——超保护贸
易政策。 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支持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理由
经济方面的论据: 资源配置效率与消费福利水平 减少寻租行为 动态利益:规模经济与产业发展
第一,没有给出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边界。这一点 与自由贸易主义主张相同。
第二,偏重于单纯的消极防卫。缺乏对积极主动利 用国际分工的系统思考。
贸易保护与贸易条件的改善
新生产业保护 国际收支平衡 国民福利水平 报 复
支持贸易保护的非经济理由:
国防安全 公众卫生与安全 价值观念
支持贸易保护的经济理由:
新生产业如何进行合理的界定与选择?
当市场失灵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地,政府进行贸 易保护来减少损失就成为次优选择。
图9-3: 征收关税与纠正国内市场失灵
3.贸易保护对象的选择
最可接受的理由:保护新生产业
保护新生产业成长是各国实行贸易中最常见的理由。 从经济学上分析也是有道理的。
所谓新生产业,一般意义上指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 具有重要战略性影响,但在目前面临激烈国际竞争 的新发展起来 产业。
历史学派的特点是主张用历史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来 解释经济发展。
历史学派面对的现实环境是英国等国家的资本主义 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德国如何尽快地进入到先进国
自由贸易理论存在的重大局限
第一、过分强调交换价值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对 于后进国家来说,参加国际交换首先应当考虑的是 本国生产力的发展。
国别贸易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 经济关系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如对美贸易政 策、对日贸易政策、对台贸易政策等。
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 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 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 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 作。
大国可以贸易保护(比如征收关税)来压低进口商 品的价格,从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其他条件相同,就会增进本国的福利,强迫其他国 家的出口厂商代替本国消费者支付进口关税。这咱 关税称为最优进口关税。
图9-2: 最优关税
21
贸易保护与国内市场失灵
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能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导致企业 的收益(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与边际社会收 益不一致(经济外部性)。比如技术创新的外溢效 应等。
讲:国际贸易政策 基本理论
本讲主要内容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保护贸易的主要理由 贸易保护对象的选择 贸易政策的决策模型
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或地区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 换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有关 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因而关 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即是对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 分析。
英国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经济阶段相适应, 而德国仍然需要经过贸易保护的发展阶段,但最终 也会进入到自由贸易阶段。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国的经济可以划分五个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上需 要不同的贸易政策。
原始未开化社会 畜牧业社会 农业社会 农工业社会 农工商业社会
美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话,其结果将使美国的产 业仅限于农业的范畴,而工业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 展,这样对美国而言后果是不可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国历史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 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 民体系》一书,对后进国家的贸易保护问题做出了 系统的阐述。
图9-1: 自由贸易的效率分析
支持自由贸易政策的政治理由
政治方面的论据: 政府决策简单透明
2. 保护贸易的理论依据
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理论
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年)美国独立后第 一任财政部长,当时美国经济凋敝,工业落后,北 方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南方的种植 园主反对,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本家的利益,向国 会提出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1791),阐述 了保护制造业的必要性。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 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 国的竞争。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实 行补贴和各种优待,以鼓励出口。保护贸易政策的
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5-17世纪)——西 欧各国实行重商主义下的保护贸易政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具有明显的 外部效应,主要大国的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发展具 有重大的影响。
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 政策。
商品贸易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经济结构、 国内市场状况而分别制定的政策。如纺织品贸易政 策、轻工业品贸易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