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综合运用),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综合运用),推荐文档

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综合运用浦东: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材料一】从2006年“中英诗歌进地铁”,到2010年“当诗歌遇上地铁”,再到2015年“中外诗歌进地铁”,上海地铁已经举办了三次诗歌进地铁活动。

今年,“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以“穿越时空激荡心灵”为主题,在上海地铁全网14条线各打造一列“文化列车”,用“车、墙、屏”全方位展示近200首中外经典诗歌,营造优雅美好的地铁文化氛围。

【材料二】2012年,上海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制订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化展览、展演、展示等“进地铁”系列活动,使乘客在不经意间便能惬意地享受文化艺术。

【材料三】据《青年报》2014年2月18日报道,记者在徐家汇地铁站近百米的“上海地铁文化艺术长廊”,看到了商业广告占据了艺术长廊的所有30个灯箱。

评论家金哲认为,在商业浪潮中,坚守文化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24、由材料可知,上海地铁“坚守文化”的具体举措有,遇到的困难是。

(4分)25、假如2016年举办第四次诗歌进地铁活动,请按照下列提示设计相关内容(不得与前三次雷同)。

(4分)活动名称:进地铁主题:26、为上海“文化地铁”工程献计献策,下列活动策划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利用地铁公共空间,适时举行音乐表演活动。

B、用雕塑、绘画、摄影艺术打造老上海风情主题车展。

C、在地铁上播放沪剧、独角戏等上海地方戏曲视频。

D、去除地铁站点的所有广告,用来传播高雅艺术。

24.(4分)制定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或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在地铁里已经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2分)商业浪潮的冲击(2分)25.(4分,各2分)示例:唐诗宋词进地铁(2分)唐宋风韵,风雅地铁(2分);校园诗歌进地铁(2分)一一青春诗歌,活力地铁(2分)(评分提示:两空须关联,内容一致。

)26.(3分)D宝山:三、综合运用(11分)材料一: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

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

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这是一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

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这花脸是依脸形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

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儿,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粗,却有大将威武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摘自冯骥才《花脸》)材料二:京剧花脸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

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犷、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

各种特定的脸谱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

勾画脸谱时要用画笔蘸色,对镜勾勒,首先勾画眉,次勾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及全部,然后勾画脸纹。

(摘自好搜百科“京剧花脸”词条,有删改)25.某校拟组织“京剧花脸与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请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8分)(1)【系列活动之一】“花脸”趣味我来说——、、、、可以用笔在脸上勾画笔(4分)(2)【系列活动之二】“花脸”故事我来讲——“材料二”中列举了三位历史人物,他们各有故事。

下列故事中与三位历史人物没有丝毫关系的一项是(3分)A.败走华容道 B.温酒斩华雄 C、醉打蒋门神 D.桃园三结义(3)【系列活动之三】“花脸”宣传我来写——结合系列活动的主题,为本次系列活动设计一条简洁、生动的宣传标语。

(字数不超过15个,必须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26.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京剧花脸”的活动策略。

其中目前不适合学校开展的两项是()()(2分)A.学校组织学唱京剧的演唱比赛。

B.开展“中国文化”主题征文活动。

C.穿着印有花脸图案的T恤衫。

D·校园网上墨裂耋角名段作品。

E.美术课程增设学画花脸的内容。

F.组团赴京参观北京戏曲博物馆。

三、综合运用(11分)25、(1)(1X4分)历史悠久与历史故事相关人物识别度高可做成面具戴在脸上培养男孩英雄气概(2) (3分)C(3)(2分)略(示例花脸”,从历史深处走来;让我们认识这位“新”朋友)26、(2分)BF崇明:三、综合运用(11分)生活处处皆语文,街上的名店,电视里的广告,细细品味,它语言简洁,含义丰富。

24、请说出下列名店的含义。

(4分)A、怡文书店含义:B、好又多超市含义:25、联想电脑广告语堪称经典,情分析其妙处。

(2分)联想电脑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妙处:2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材料:箭牌口香糖广告——箭牌口香糖,一箭钟情。

(1)广告中“一箭钟情”这个词是仿自成语:(1分)(2)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看法:理由:三、综合运用(11分)24、A、读书让人愉快的书店B、质量好数量多的超市(每格2分,共4分)25、借用商品的名称,既说明了“联想”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又巧妙说明了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分)26、(1)一见钟情(1分)(2)赞同,巧用成语中的谐音,不仅读来上口,而且生动形象,使广告语富有文化内涵。

不赞同,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学生读了篡改的成语,很容易对成语产生错误的理解。

(4分)(看法1分,理由3分,理由与看法不一致不得分)奉贤: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1分)从2014年秋季开始,全新的供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写字·硬笔字》《写字·毛笔字》教材进入上海市中小学课堂。

从此,学写字、练书法成为上海中小学的“必修课”。

翻开写字教材会发现,硬笔字部分完全以上海市语文教材为基础,其目录与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样。

新的《写字》教材也打破了以往只有练写的形式内容,硬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经纬、说文解字等栏目,毛笔字部分增加了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其中“书法综合实践”板块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本土的文化,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此外,教材的语言和图片清晰,知识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呈现了很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一套集规范“教本”、阶梯“学本”和情趣“练本”为一体的多功能教材。

24、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符的两项是()()(4分)A、《写字》教材目录与上海语文教材目录完全一致。

B、《写字》教材不仅仅是学生的“练本”。

C、《写字》教材体现了上海地方特色。

D、《写字·硬笔字》教材有书法大观园、海派书法家等栏目。

25、开设写字课以来,学生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

为此,学校开展一次师生书法作品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

要求2-6个字,包含一个“墨”或一个“书”字。

如:“翰墨扬贤风”。

(3分)作品展活动名称:某某学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师生书法作品展26、下列几种书法字体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分)(1)楷书 (2)隶书 (3)行书我最欣赏的字体是:_____ _理由:_____ (要求50字左右,从结构形态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说理由,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综合运用(11分)24、A (2分)D (2分)25、如:“墨韵”、“墨香校园”、“翰墨书香”等(3分)26、如: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和部首分布均衡,起笔收笔果断有力,笔法精到,骨力刚健, 每一个字都犹如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入木三分。

隶书:字体娟秀清丽,字形扁平、结构匀称,笔画长短、方圆兼备,神采华丽秀美,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

行书:笔画流畅,字型大小错落有致,用笔精到,提按分明,收放自如,结构千姿百态、 婀娜多姿,整幅作品犹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

(结构形态1分,审美感受1分,修辞方法1分,语言表达1分。

)虹口:三.综合运用(11分)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班班有书声”的读书活动,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识竞赛题,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请你来完成。

24.《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 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名称八俊,威震九州: 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 )A.施耐庵B.吴敬梓C.郑 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 )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4分)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1)(2)三、综合运用(11分)24、C B A (各1分)25、(1)C(2分)(2)D(2分)26、(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2)既劝诫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4分)请你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对图书馆添置新书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3)想一想----在这次读书活动中,全体同学从二十篇推荐书目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撰写读后感,老师将同学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并取了漂亮的书名。

这本学生自己的作品需要有一篇序言,图书馆决定向全体同学征集。

同学们十分踊跃,经过整理归类,所征集到的序言主要有以下三类:A、介绍图书馆推荐阅读书目以及这些书的内容。

B、介绍这本书汇编的由来以及书名的深刻含义。

C、介绍这次读书活动的全过程及这本书的特点。

我觉得最不合适的是(填写序号即可),三、综合运用(11分)24 、(1)(3分,每个1分)①E②B③C(2)(3分)只要根据表格数据提出的合理建议皆可,要求有明确建议1分,理由2分。

示例一:建议学校添置更多的文学名著,因为学生需求多而图书馆储备不足;示例二:建议学校可以适量添置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因为学生有需求但学校无法提供;示例三:建议学校可以增加科技知识类读物,因为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喜欢阅读此类书籍。

(3)(5分)A(2分)理由:教材知识卡片中关于一般序言的要求是:可以评述或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特点等,还可以涉及一些背景资料等。

而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及这些书的内容属于背景材料中极小的一部分,如果序言只是介绍这一内容,显然和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和来历等离得较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