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古诗赏析教学提纲

六年级古诗赏析教学提纲

六年级古诗赏析
六年级古诗赏析(山居秋暝)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
“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

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V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7、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六年级古诗赏析小练习(送友人)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1、解释加点词语
(1)孤蓬万里征征()蓬(
(2)挥手自兹去去()
(3)萧萧班马鸣班马(
(4)青山横北郭郭()
(5)此地一为别为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填空:
(1)《送友人》的作者是朝诗人,人称“”。

他的诗歌具有的特点。

(2)《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4、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5、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画线句子设喻巧妙,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8、此诗最后一联描写“马鸣”的目的是什么?请作分析?
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萧萧班马鸣。

”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10、找出能体现作者送友人的诗句。

(1)(2)
参考答案:
5、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六年级古诗赏析(黄鹤楼)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作者生活的时代是 .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中用了叠词“历历”“萋萋”,使作品朗读时呈现的艺术特色。

3、请还原下列颠倒的语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5、解释加点词语
(1)此地空余黄鹤楼余(2)黄鹤一去不复返复
(3)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4)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
6、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7、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