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分两个层次编排
(1)、首先是通过试验,借助手电的光线,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接下来,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第二层次是借助射线的概念,结合探照灯的具体情境,给出“角”的数学化定义。
然后再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联
系和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联系和区别,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射线、角等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带好尺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猜想发现法;
2、分析比较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三徒弟中数孙悟空本领最强,孙悟空的金箍棒也非常厉害,大家喜欢吗?你知道他有什么特点吗?------引出无限延长。
(课件出示孙悟空金箍棒图)它更像我们数学中的一种线,你们还记得吗?
生:直线。
师:那你能画几条直线吗?
生:画直线。
师:你们画的直线同样长吗?同桌互相比较,这说明了什么?
生: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能测量等。
(二)愉悦探究,激情展示
1、师孙悟空的金箍棒真是太厉害了,这可把猪八戒气坏了,于是猪八戒想了一个坏主意,用一个大石头堵在了金箍棒上,(出示课件2)同学们请看,这又成了我们数学中的另一种线,大家想认识吗?它是射线。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快去打声招呼吧!孙悟空见了不但没生气,反而更神气了,说:“看我的。
”(课件演示射线延长的动画)这又说明什么呢?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些老师在生活中拍到的有关射线的图片。
并思考射线有什么特点呢?(课件3)
2、孙悟空的骄傲自大可把沙河尚惹恼了,沙河尚一气之下从山上搬下两块巨石堵在了金箍棒的两端,大家想想孙悟空的金箍棒还能自由延长吗?(出示课件)
它就是二年级学的线段。
请同学们画自己喜欢的线段,并测量出它们的长度。
由此你发现了线段有什么特点?
刚才我们通过孙悟空的金箍棒学习了数学中的三种线---直线、射线、线段,
冠。
(出示课件)
1)在本子上点一个点,过这一点,你能画几条直线。
(10秒钟)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在本子上点两个点,过这两点你能画几条直线?(10秒钟)
3)在本上画一个点,过一点你能画多少条射线?(10秒钟)
由学生画的射线中找角,画角及角的表示方法。
同学们你能从中找出一些角来吗?(课件演示)
师:师面对课件上的角表示疑惑,这么多的角我怎么能区分开呢?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些角吗?谁愿来帮帮张老师。
生1:给她们标上号。
生2:给每个角起个名字。
师:标上号、起个名字,好方法。
该怎么起、怎么标呢?我们还是请教书本老师吧。
把书本翻到39页,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自学课本。
师:谁有方法了?说一说。
生1:在角那标上1,就叫角1。
生2:在角那写上数字。
师课件演示角的表示方法及读法、记法。
师:给你所画的角起个名字吧。
(三)开心测评
1)猜谜语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无始无终-----------
尖尖的两条腿,可张大来可变小----------
2)课件呈现两条射线的一端,盖住顶点,学生可能会抢答角,展开后看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问这是不是角?为什么?
3)火眼金睛
有()条线段。
有()条射线。
有()条直线。
有()个角。
(四)静心反思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反思: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
虽然在
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
我采用了从孙悟空金箍棒的直线—射线---线段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直线,把直线的一端添上端点得到一条射线,一端无限延长,从而找出直线与射线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