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4槐乡的孩子2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4槐乡的孩子2人教新课标

4.槐乡的孩子
一、简答题(5分)
1.(5分)给句子排排队。

()蝈蝈们看见了,都笑蚂蚁傻。

它们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而蝈蝈们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运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

二、填空题(33分)
2.(4分)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仔细——()快乐——()
甜蜜——()勤劳——()
3.(6分)形近字组词。

4.槐()苞()
愧()包()
换()钩()
唤()沟()
谈()漂()
淡()飘()
4.(8分)填合适的字。

()人()意()()炊烟
()人()目满()而()
()风()动月()柳()
()上()下()丽多()5.(6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淡淡的()长长的()
蜻蜓的()
快乐的()甜蜜的()
火热的()
6.(3分)照样子,在写词语。

一簇槐米一簇簇槐米
一缕炊烟
7.(6分)看拼音,写汉字。

yǒng dài zhù
( )气( )领( )意
( )远穿( ) 居( )
三、语言表达(12分)
8.(4分)扩写句子。

(1)王英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叶飘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分)修改病句。

(1)我仔细地把作业中不正确的错字一一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励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有趣的是跑来的几只猴子,是那样惊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扬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一、简答题
1.【答案】2 5 1 3 4
【解析】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二、填空题
2.【答案】认真欢乐幸福勤快
【解析】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我国古代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
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答案】槐树花苞淡然飘扬调换鱼钩惭愧书包谈话漂泊呼唤水沟【解析】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而含义不同的字,辨析形近字,可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来区分,再组词。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
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
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
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
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
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 60课时
语文是27 49课时,恰好是30 %,十年的时间,二千
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
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
”,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
“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
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
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
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够的“米”。

3.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答案】
惹注缕缕引注载归随飘落梢梢八绚彩
【解析】加强对成语及四字词语的积累。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
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
、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
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
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答案】清香钩刀翅膀歌声微笑劳动
【解析】加强对词语搭配的掌握。

6.【答案】一缕缕炊烟一朵白云一朵朵白云
【解析】参照题干所提供的词语,分析要仿写的词,找出规律,即可作答。

7.【答案】勇气永远带领穿戴注意居住
【解析】略
三、语言表达
8.【答案】(1)王英认真地做作业。

(2)黄蝴蝶似的树叶飘落下来。

【解析】扩写句子要注意:①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以及句子的基本结构。

②扩句要注意合理的运用“的、得、地”,注意语词的搭配。

③要注意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进行修饰。

④扩写后进行检查。

9.【答案】(1)我仔细地把作业中的错字一一改正过来。

(2)“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3)最有趣的是跑来的几只猴子,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解析】(1)语义重复,“不正确”与“错字”意思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2)用词不当,把“鼓励”改成“鼓舞”。

(3)用词不当,把“惊奇”改成“好奇”。

(4)用词不当,把“飘扬”改成“飘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