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学会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等思维从而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3.通过对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前提条件、充分的依据,学会多问为什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5、世界13种主要气候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二、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三、教学难点
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各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在课前分小组绘制好印度尼西亚、开罗、罗马、伦敦、莫斯科、上海等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收集一些这些城市的建筑、服饰、自然风景图片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自然风景图片
3.教学课件:展示教学过程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检测
读图分析题
1、读下列四副图,回答问题。
( 1)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__________ 。
( 2)B图是___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
( 3)C图是___________ 气候,此种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在__________ 。
(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 ___________(填字母),在世界分布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 。
2.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 1)写出图中 A、B、C、D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4分)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 2)的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是:(2分)
( 3)E地在赤道附近,形成什么气候?其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当开罗是雨季的时候,开普敦(南非的城市)的气候特点是:
3.读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和甲、乙两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
( 1)在甲、乙两副图中,准确反映A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 图,反映B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 图.
( 2)A、B两地降水差异很大,其原因是安第斯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起了_________ 作用。
A地处于迎风坡,其降水类型多为___________
( 3)A、B两地最高气温都出现在一月,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地球运动
( 4)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 ,一年内降水均匀。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老师不得不讲.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在温度带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这部分的教学中如果再增加些学生的生活事例和亲身感受应该会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活跃.因为平时利用多媒体上课的机会不多,在使用多媒体方面还需要加强.
针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中会把成功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加强改正,让今后的课堂上的更加完美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