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培训资料
压合辅材介绍
牛皮纸 规格:160±5g/m2 44*50 作用:缓冲压力、均匀传热 镜面钢板 规格:厚度2mm 44*50 作用:导热、提高平整度
压合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板弯、板翘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A.熱壓後未徹底降溫即移出高溫熱 當溫度低於50℃時,才可釋掉壓力 床,造成收縮太快而留有內應力。 移出板子。
压合制程
棕化介绍 PP及铜箔介绍 压合介绍
棕化制程
目录
1.棕化简介 2.棕化各槽药液浓度及作用 3.棕化反应原理 4.棕化制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 . 棕化简介
有機微蝕型銅面粗化技術
微蝕型水平棕化製程(Oxide replacement)為近兩年來所 發展出取代傳統垂直式黑棕化(Brown oxide)之新式銅面粗化 技術,由於操作溫度低、無強鹼腐蝕性物質影響環境安全,且 具優良的信賴度測試品質、價格成本較低廉、可水平化、適用 HDI製程…等優點,已逐步廣為業界所採用。
a.更換為膠含量較多的膠片。 b.改用不同型號或膠量之膠片
D.膠流量不足。 E.膠片中之揮發份太多
a.加大壓合之壓力強度(PSl)。 b.減緩升溫速率,增長流膠時間,或加多 牛皮紙以緩和升溫曲線。 c.檢查內層板之板邊阻流銅點之設計。 d.更換為流量較高或膠性時間較長之膠片 。 e.檢查鋼板表面是否平坦或瑕疵。 f.檢查铆钉長度是否太長,造成熱盤未能 密貼,而使得熱量傳遞不足。 g.檢查真空壓合機之真空度是否良好。
(2) 有機金屬覆膜形成
(3) 控制微蝕速率
CU面(上) 微蚀(下)
微蚀(上) 棕化(下)
三 . 棕化反应原理
棕化槽内各药水作用
1. 氧化劑 H2O2与H2SO4 : 進行銅面蝕刻反應,形成板面粗糙度。 2. 添加劑 A : 1)增加板面粗糙程度,以提昇結合力。
2)形成有機金屬覆膜,提高結合強度。 3. 添加劑 B : 1)附著力促進劑
產生的應力。
空洞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A.散材的儲備環境不佳,造成吸 水,尤以膠片為甚。
B.內層板銅箔太厚或出現埋孔, 消耗膠量太多。
C.膠含量不足。
a.膠片在5的冷庫中亦不可超過六個月, 至於常溫(21℃)與相對溫度40%±10%中 也不可超過三個月。 b.膠片儲備中必須做好防水包裝,5℃之低 溫尤需小心.使用前應在不拆封下至少於室 溫乾燥中進行24小時之穩定處理。 c.或在真空中穩定4~8小時。 a.檢少各開口中之疊板套數。 b.改用膠含量較高膠性時間較長的膠片, 或改用兩段式壓力。 c.加強真空壓合機之抽真空度。
B.壓合後降溫速率太快。
C.不當疊合製程或不當工具孔會在 對位方面造成不當的操作而產生應 力。
D.內層板上下所疊置膠片的張數不 對稱。
降溫速率最好與升溫速率保持相同, 即約8~12℃/分尤其在靠近Tg時要 減緩降溫速率。
a.內層板以工具孔套進對位插梢時 不可拉扯遷就。 b.以一次衝出多孔的做法代替逐一 鑽孔方式製作工具孔,以減少失準 情形。 務必使用相同材料與張數的膠片, 以減少不對稱所帶來的後續應力。
可促進添加劑A與 Cu 作用,於銅面上 形成一不溶於水之有機金屬覆膜層。 2) 覆蓋度促進劑 可提昇有機金屬覆膜層之均勻程度。
銅面初期吸附反應
2Cu + 2H+ + H2O2 + B +A
吸附 [Cu 1+ B] + H2O + ½H2O2 + H+
A
CO-BRA BOND棕色覆膜形成反應
Pre-dip:60s Pre-dip:90s
5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C.B Time (sec)
咬蝕速率與銅離子濃度 之曲線比較圖
Etch rate(£g in)
Etch rate(£g in)
Cu (g/l) vs. Etch rate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棕化槽 1.氧化劑 H2O2,浓度3.5%~4.5% 2.添加劑 A,浓度4%~6% 3.添加劑 B,浓度4%~6% 4.硫酸 H2SO4,浓度4%~6% 5.CU2+,浓度≤30g/l 6.溫度 : 35o C±2o C 7. 自动補充藥液
作用: (1)形成表面粗糙度
铜箔分类 按厚度(常用)分1/3、1/2、1、2、3oz 按类型分:普通、RCC(12/65,12/80) 供应商:福田、李长荣、长春、日进、三井 PCB板常用为ED铜。
铜箔特性
铜箔为ED铜,一面为光面,表面粗糙度很 小Ra≤0.43um,表面经过钝化处理。另一面 为粗糙面,Ra根据铜箔厚度不同而不同, 一般Hoz为4.5~7.5um,1oz为6.0~9.5um, 2oz为9.5~12.5um,粗糙面主要为提高与PP 的结合力。
棕化划伤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A.人员收板不规范或在预叠时 不小心碰伤
a.规范收板动作,轻拿轻放 b.对于大、厚的板子在预叠时要双手拿 ,对于需要铆钉的板子,必须使用专用 夹具。 c.叠好后的板子在运输途中避免碰撞。
B.棕化槽之后面的水洗、烘干 检查滚轮有无损坏、反装、橡胶圈有无
段滚轮损坏
脱落。
棕化露铜
黑化絨毛層
多層板為增加銅面與樹脂間之附著力,及防止硬化劑 Dicy 裂解的胺類攻擊銅面產生水份,通常會在銅面作一層 氧化處理,形成針狀之絨毛層。此種處理以高鹼性亞氯酸
鈉 (Sodium
chlorite)溶液為氧化劑之 黑化製程,陸續發展出
增加氧化絨毛緻密性及
抗氧化的後浸法(post dip) 棕化製程,甚至水平化
30 40 50 60
Cu (g/l)
一般H2SO4/H2O2 系統之 咬蝕速率與銅離子之曲線
Cu (g/l) vs. Etch rate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Cu (g/l)
Co-Bra Bond製程之咬 蝕速率與銅離子之曲線
四 . 棕化制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压合设备介绍 捞边机型号:
LS-4A CNC捞边源自数量:2台制程能力:
最大成型尺寸:
550mm X 650mm 主轴转速: 25000RPM – 35000RPM
压合设备介绍
磨边机型号:
力嵩LS-D自动磨边机(上) 科乔NTG-800薄板磨边机(下)
磨边机台数:
各一台
制程能力:
最厚:3.0mm 最薄:0.1mm 速度:5-6m/min
a.檢查鋼板與被壓合板之比例是否合 宜,避免鋼板吸走太多熱。 b.板面的升溫要全面均勻,以感溫器 量測各開口與各位置的溫度是否均勻 。 c.減少每開口中所疊放的層數,高層 數的多層板尤應小心。
层偏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A.某單張內層板之尺寸安定性原本 就不好
a.對8mil以下的薄基板製作前應先 行烘烤,以穩定其尺寸。 b.增多工具插梢或增大插梢直徑, 工具孔位置須最佳化,以分散可能 的應力。 c.改六铆钉为10铆钉 d.詢問基材板供應商有關薄基板的 詳細情形。 e.可能情況下增厚內層板以減少變 形
A
+ H+
Coating
Etching
Coating(Bonding)
Dissolution
Cu2+ + A + 2[H20]
Cobra Bond Tank Dip time v.s Etching Amount
250
200
E.A(Microinches)
150
Pre-dip:30s
100
压合制程
目录
压合概述 压合设备介绍 压合辅材介绍 压合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压合概述
目的:通过加温加压,实现线路板的增层
流程:棕化 预叠
叠合
压合 拆板 割边 X-RAY
钻靶 捞边 磨边 后制程
压合周期的控制:
1)压力:依据PP性能,板子的形狀,结构适当调整,一 般采用真空压(250~500psi)
作用: 清潔板面殘留汙染物(油脂、指紋等)
预浸槽 1.氧化劑 H2O2 ,浓度1%~3% 2.添加劑 A ,浓度1%~3% 3.溫 度: 室 溫 ( 28°C ) 4.依操作面積更槽
作用: (1)將銅面先行預處理,並吸附添加劑A,以便迅速 進行微蝕及有機物附著反應。
(2)防止 棕化 槽遭汙染。
a.内层剥膜重工
滚轮印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A. 棕化与纯水洗之间的海绵滚轮 a. 拆洗此处滚轮 受污染
B.棕化槽滚轮未完全浸湿 C.碱洗浓度偏高
a.启动后,放入光板空运行,使滚轮得到 充分润湿
a.分析碱洗浓度是否达标 b.检查碱洗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
PP及铜箔介绍
PP分类 按Tg点分HTg和普通 按环保材料分有卤素和无卤素 按胶含量分NRC、MRC、HRC 按玻纤型号分(我司常用) 1067 、1086、 1080 、 2113 、 2116 、 1506 、7628 (包括普通PP,LASER专用PP) PP厂商有:EMC、NANYA、生益、ISOLA、联 鑫
原因分析 A. 棕化药水浓度异常 B.棕化槽液被污染 C.前处理异常
D.内层剥膜不净
改善對策
a. 准确分析棕化槽浓度,调整到标准 浓度。 b. 确定棕化槽的工作温度是否达到。 a.检查棕化自动添加槽是否正确添加 b.检查预浸槽槽液是否异常 c.重新配棕化槽
a.分析酸洗、碱洗浓度是否达标 b.检查酸洗、碱洗温度是否达到设定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