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 4.75 4.62 4.56 4.55 4.54分析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雨水样品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含有氯气)混合,pH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测定雨水样品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pH逐渐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举一例说明这种雨水将给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造成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 2+H2O H2SO3变小 2H2SO3+O2==2H2SO4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解析】【分析】正常雨水中,CO2+H2O H2CO3,由于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显酸性,且pH大约为5.6。
当雨水中溶入一定量SO2后,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pH 减小。
当pH<5.6,雨水这就成为酸雨。
在酸雨中,H2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导致酸性增强,pH减小。
【详解】(1)①雨水样品呈酸性,主要是S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原因是SO2+H2O H2SO3。
答案为:SO2+H2O H2SO3;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含有氯气)混合,则会发生反应H2SO3+Cl2+H2O==H2SO4+2HCl,pH将变小。
答案为:变小;(2)测定雨水样品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pH逐渐变小,主要是H2SO3被空气中O2氧化所致,其原因可能是2H2SO3+O2==2H2SO4。
答案为:2H2SO3+O2==2H2SO4;(3)举一例说明这种雨水将给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造成的影响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为: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点睛】酸雨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之分,在硫酸型酸雨中,主要溶有H2SO3和H2SO4,H2SO3易被溶解的氧气缓慢氧化,最终H2SO3全部转化为H2SO4;硝酸型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NO3。
2.a 、b 、c 、d 、e 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 a 是单质;b 是气体;c 、d 是氧化物;e 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 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如果a 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答案】S H 2S SO 2 SO 3 H 2SO 4 N 2 NH 3 NO NO 2 HNO 3【解析】【分析】【详解】(1)如果a 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则a 是硫,所以b 是硫化氢,c 是SO 2,d 是三氧化硫,e 是硫酸,化学式分别为S 、H 2S 、SO 2、SO 3、H 2SO 4。
(2)如果a 是一种常见气体,则符合转化关系的是氮气,则b 是氨气,C 是NO ,d 是NO 2,e 是硝酸,化学式分别为N 2、NH 3、NO 、NO 2、HNO 3。
3.A 、B 、C 、D 、E 五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 是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 、E 的化学式:B ______、E ______。
(2)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将足量的物质C 通入2BaCl 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液没有明显变化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c.若继续通入2Cl ,则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答案】2H S 24H SO 2232SO O 2SO +V垐垐?噲垐?催化剂 ac 【解析】【分析】A 为黄色固体,A 既能与O 2反应,又能与H 2反应,则A 为S ,C 为SO 2,B 为H 2S ,D 为SO 3,E 为H 2SO 4,据此分析;【详解】A 为黄色固体,A 既能与O 2反应,又能与H 2反应,则A 为S ,C 为SO 2,B 为H 2S ,D 为SO 3,E 为H 2SO 4,(1)A 为黄色固体,结合A 的相关反应可判断出A 是S ,从而得出B 、E 分别是2H S 、24H SO ;(2)C D →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SO O 2SO +V垐垐?噲垐?催化剂; (3)2SO 与2BaCl 不发生反应,若继续通入2Cl ,与2SO 反应生成24H SO ,则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点睛】无机推断题,应找准“题眼”,然后大胆猜测,突破口是A 为黄色固体,高中常见的黄色有Na 2O 2、AgBr 、AgI 、S ,A 能与O 2、H 2反应,则A 为S ,应注意S 与氧气反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生成的都是SO 2,然后按照流程就可以得到结果。
4.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 是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X Y Y Z A B C D E →→→→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 是强碱时,A 、B 、C 、D 、E 都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1)A 是__________,Y 是__________,Z 是__________。
(2)当X 是强酸时,E 是__________;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 是强碱时,E 是__________; 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 4)2S O 2 H 2O H 2SO 4 2H 2S +3O 2点燃2SO 2+2H 2O HNO 3 4NH 3+5O 2Δ催化剂4NO +6H 2O【解析】【分析】本题中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A 为(NH 4)2S ,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 2→SO 3,NO→NO 2,Na 2SO 3→Na 2SO 4等,由此可出推断Y 为O 2,由于E 为酸,则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 3、NO 2等,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H 2S ,C 为SO 2,D 为SO 3,E 为H 2SO 4,Z 为H 2O ,当X 是强碱时,则B 为NH 3,C 为NO ,D 为NO 2,E 为HNO 3,Z 为H 2O ,据此答题。
【详解】本题中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A 为(NH 4)2S ,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 2→SO 3,NO→NO 2,Na 2SO 3→Na 2SO 4等,由此可出推断Y 为O 2,由于E 为酸,则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 3、NO 2等,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H 2S ,C 为SO 2,D 为SO 3,E 为H 2SO 4,Z 为H 2O ,当X 是强碱时,则B 为NH 3,C 为NO ,D 为NO 2,E 为HNO 3,Z 为H 2O 。
(1)本题中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可知A 为(NH 4)2S ;Y 为O 2;Z 为H 2O ; (2)当X 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 是 H 2SO 4,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3O 2点燃2SO 2+2H 2O ;(3)当X 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 是 HNO 3,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Δ催化剂4NO +6H 2O 。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
5.A 、B 、C 、D 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包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Ba 2+、Ag +、Na +、Cu 2+ 和NO 3-、SO 42-、Cl -、CO 32-(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 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 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 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写出醋酸与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相同物质的量A 、B 、C 的溶液混合后,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在此溶液中加入锌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C 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Cl 2 AgNO 3 CO 32-+2CH 3COOH=2CH 3COO -+CO 2↑+H 2O n (Cl -):n (NO 3-):n (Cu 2+)=1:1:1 Zn+Cu 2+═Zn 2++Cu 取少量C 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C 中阴离子为SO 42-【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8种离子,可以推断出这些可溶性物质分别为AgNO 3、BaCl 2、CuSO 4、Na2CO3;C盐的溶液呈蓝色,则C为CuSO4;向这4种溶液中加入盐酸,B盐溶液生成沉淀,D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B为AgNO3,D为Na2CO3,A为B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