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备课时间 课题 水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 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 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 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渗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 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
教学方法 (学法) 教法: 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 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 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 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 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渗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例新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 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 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 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 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 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貼设计的多 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 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教学后记
xxxx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备课时间 课题 砖石上的雕刻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 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 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 题的浮雕作品。
教学方法 (学法)
教法:教师要积极 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体会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 涵,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兴趣。 学法: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 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中国古代雕刻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四、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 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 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 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 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 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 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 雕等。 xxxx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备课时间 课题 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 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 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 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 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 现一面独特的“墙”。 教学方法 (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
学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 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 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 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 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 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 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 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 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 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 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I糟。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教学后记 xxxx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尹庆平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 美术 备课时间 第五周 课题 家乡的古塔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第六周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 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
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 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 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教学方法 (学法) 教法: 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 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教学过程 2. 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 塔的传说与故事? 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 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 )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