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梯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使幼儿会上下楼梯二、教学难点走楼梯的正确方法三、教学准备1、印有脚印的楼梯。
2、准备几种动物玩具教学过程一、提问:“小朋友,你们会上下楼梯吗?”“怎样上下楼梯才是最安全的?”二、教师讲述《小老鼠走楼梯》的故事,让幼儿讨论小老鼠走楼梯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三、师生总结走楼梯的正确方法:1、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两手应扶好楼梯扶手。
2、上下楼梯时,要顺着脚印的方向走。
3、上下楼不推不挤,按顺序排好队。
四、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分组练习上下楼梯,教师从旁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总结。
通过这次“安全上下楼梯”演练活动,增强了幼儿上下楼梯应靠右边走、不推挤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幼儿的自护自救能力。
附:《小老鼠走楼梯》的故事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
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
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do、 re、mi ……小老鼠可真调皮在楼梯上上上下下,一层一层的慢慢上,慢慢下。
这时,他感觉太没有意思了,不如,跳着走吧,于是,小老鼠一个一个台阶的跳,后来,又两个两个的台阶跳,这时玩的正起劲,一不留神,两脚一滑,摔倒在地,小老鼠哎幺哎幺的叫妈妈,想起来,但是不敢走路了,过来了叔叔,讲小老鼠送到了医院。
说小老鼠骨折了,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这时,小老鼠悔之已晚,以后再也不调皮了。
上下楼梯安全教育教育目的:学习楼道安全知识,懂得正确上下楼梯的重要性。
初步掌握课间、集会、放学时上下楼道的正确方法。
初步树立安全意识,逐步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照顾前后的良好安全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当你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背上书包,来到学校开始新的一天学习生活的时候,你们是否想到,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永远也无法再回到校园。
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近几年,我国一些中小学因学生上下楼梯拥挤发生的踩踏事故已经多起。
请仔细听下面的新闻报道:XX年12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学生放学时,因停电,在楼梯间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
XX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到前边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XX年10月24日上午11时许,娄底市第四小学,课间一楼梯内10名同学被撞翻,1人伤势较重,其余9人受伤同学们,听了这些发生在上下楼梯间的惨痛的故事。
你是否从这些血的教训中意识到上下楼梯一定要注意安全呢?二、让学生说说我们小朋友上下楼梯有没有发生碰撞、摔跤的事。
三、四人小组讨论1、平时我们应怎样上下楼梯?2、每组推荐一位学生来说说四、教师小结在我们学校常见一些同学在楼梯间追逐打闹,也不时有碰撞摔跤,也有很多同学在下课、上操、放学时,在楼梯上拼命跑上跑下。
这些行为都存在安全隐患。
同学们,为了保证你们上下楼为的安全,现向你们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上下楼时要靠右边走,人多时要谦让,不拥挤,不吵闹,不起哄。
高年级学生礼让低年级学生,男生礼让女生。
参加学校的课间操、升旗仪式和其他重大的集会仪式时,时要服从安排,分年级、分班级依次上下楼。
第二,要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比如:发觉拥挤人流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比如躲到楼梯的拐角处,或是抓住楼梯扶手,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是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是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是尽量紧紧抓住楼梯扶手等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流过后,然后再离开现场。
是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同学们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
尤其现在到了冬季寒冷时节,上下课时有些同学喜欢跑动,更应该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同时希望同学们也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运动等方面的安全。
五、学习楼道安全儿歌教室里,轻轻走, 走廊上,慢慢走, 转弯口,减速走, 上下楼梯靠右走。
楼道安全最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老师守护在道旁,依次行走秩序好;集体行动列队走,几人结伴不打跳;遇上拥挤停三分,主动谦让道通畅;灯光设施需爱护,遇上停电放慢步;紧急情况心放松,听从安排不盲从;安全责任时刻记,生命安全泰山重。
六、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楼梯《上下楼梯、防踩踏、防拥挤等安全教育》教案教学内容:集会纪律及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集会时应遵守哪些纪律。
2、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3、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4、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一、集会纪律1、集会前,各班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列队进场。
2、进场时,要秩序井然,按指定地点和队列要求入场,做到快、静、齐。
3、集会时,要保持安静。
认真听讲,做到不讲话,不吃东西,不打磕睡,不看书报,不中途离场。
4、讲文明,讲礼貌,尊重演讲者的劳动,不喝倒彩,不起哄怪叫。
演讲完毕要热烈鼓掌。
5、散会时,不在会场留下纸屑杂物,要有秩序依次退场,不得拥挤。
6、散会时,各班级要进行会风总结评比。
二、在网上收集的近年部分校园踩踏事故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08年4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第一楼的楼梯间内,数名学生因为拥挤倒在人群中,6名小学生在事故中受伤。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故,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故,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3年12月11日,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挤压事故,5名学生当场死亡,15名学生受伤。
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学生挤压事故,造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
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许多安全隐患就隐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
三、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
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1、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2、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3、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
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1、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2、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3、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4、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四、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五、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