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总表从化学诺贝尔奖看化学学科的发展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总表1901-19101901年•荷兰雅克布斯·范特霍夫o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德国赫尔曼·费歇尔o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瑞典阿累尼乌斯o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英国威廉·拉姆齐爵士o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德国阿道夫·拜耳o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法国穆瓦桑o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德国爱德华·毕希纳o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新西兰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o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德国威廉·奥斯特瓦尔德o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德国奥托·瓦拉赫:o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19201911年•法国玛丽亚·居里o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法国格利雅o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法国保罗·萨巴蒂埃o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瑞士阿尔弗雷德·沃纳o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西奥多·理查兹o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德国理查德·威尔施泰特o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德国弗里茨·哈伯o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德国沃尔特·能斯特o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1921年•英国弗雷德里克·索迪o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英国弗朗西斯·阿斯顿o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奥地利弗里茨·普雷格尔o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奥地利理查德·席格蒙迪o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瑞典斯维德伯格o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德国海因里希·维兰德o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阿道夫·温道斯o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英国亚瑟·哈登和瑞典汉斯·奥伊勒-克尔平o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德国汉斯.费歇尔o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的合成。
1931-19401931年•德国卡尔·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o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美国兰格缪尔o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美国哈罗德·尤里o发现了重氢(氘)•法国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伊伦·约里奥-居里o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荷兰Petrus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o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英国沃尔·霍沃思o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瑞士保罗·卡勒o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奥地利理查德·库恩o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德国阿道夫·布特南特o对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奥波德·雷吉卡o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1950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匈牙利格奥尔格·赫维西o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德国奥托·哈恩o发现重核的裂变•芬兰阿图里·维尔塔南o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特别他提出的饲料储藏方法。
•詹姆士·萨姆纳o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美国约翰·那斯罗蒲和温德尔·斯坦利o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英国罗伯特·鲁宾逊爵士o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瑞典阿纳·蒂塞利乌斯o对电泳现象和对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美国威廉·吉奥克o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德国奥托·狄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o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1951-1960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发现了超铀元素格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化学键的研究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奇·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1961-1970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英国)通过X射线在晶体学上确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在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治·波特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发展了以三级结构为基础的构象概念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19801971年:格哈得·赫尔茨伯格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华德·斯坦因前者:对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后两位:对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大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前者: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后者: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对硼烷结构的研究对非平衡态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伯格: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吉尔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1981-19901981年:福井谦一, 罗德·霍夫曼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通过晶体的电子显微术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开发了多肽固相合成法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的贡献他们对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研究和使用对结构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维结构的确定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质的发现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1991-2000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对大气化学的研究莫利他们发现了富勒烯博耶和沃克尔: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斯科:离子传输酶的发现, 钠钾离子泵前者: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后者: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21世纪2001-20102001年:威廉·诺尔斯, 野依良治, 卡尔·巴里·夏普雷斯诺尔斯和野依: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应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对细胞膜中的水信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信道的研究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Bold text'Bold text'从化学诺贝尔奖看化学学科的发展从其01年到2005年,化学诺贝尔奖总共颁发了98项,其中无机化学14项,有机化学32项,物理化学27项,高分子化学5项,生物化学14项,分析化学6项。
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获奖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与生命、化学与材料的交叉学科。
从历史上看分成几个阶段: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制备;化学键理论的发展;合成化学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化学动力学和分子反应动态学的发展;生命化学的发展;药物化学发展。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据新华社电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两人都任职于以色列工学院)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
他们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6万美元)的奖金。
解读他们找到了治癌新途径据新华社报道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几十年来,人们在研究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却很少有科学家对细胞分解蛋白质感兴趣。
但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却独辟蹊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这个重大发现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当一个人体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变得无用甚至是有害时,这个细胞就会给它们“贴上废物处理的标签”,使它们自行破裂、自动消亡。
而当细胞的这一机能出现故障时,包括一些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就会紧跟着出现。
反之,使细胞分解蛋白质的机能恢复正常也就成了治疗这些疾病,特别是治疗癌症的新途径。
正如诺贝尔化学奖的评委们所指出的,“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方面的发现将有助于攻克子宫颈癌等疑难疾病。
据介绍,目前已有建立在这一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抗癌新药问世,正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进行检测。
此外,作为获奖者之一的以色列科学家切哈诺沃在得知好消息之后也表示,他相信他们的发现对攻克癌症以及多种疾病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