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迁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

回迁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docx

回迁安置房施工组织设计书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海淀北部地区辛店居住区农民回迁安置房,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 东临辛店西二路、西临辛店西一路、东南临辛店北小街、西北临永丰北环路。施

工容主要有 1-05# 、1-06# 两栋高层, 1-05# 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 1-06# 地下两层,地上十五层。 1-05# 楼地下一层为室文体活动中心, 1-06# 楼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和丁戊类库房, 地下一层为供本楼住户使用的自行车库, 首层以上为单元

式住宅。±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为 44.800 米。 1.2 编制依据 1、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普通测量成果报告书》 ; 2、《工程测量规》 GB50026-2007; 3、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 (DB11/T446-2007); 4、本工程设计书及设计图纸 1.3 工程施工难点及保障措施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及相关技术规要求, 针对本工程结构体系的特点将对重点

部位采取如下措施: 测量重点控制部位及保证措施 表 001 序 重点控制部位 测量方法 测量设备 号

首级场区 1 测设场区方格网 TopconGTS-332N全站仪 平面控制网

首级场区 2 测设国家三等水准路线 DS3水准仪 标高控制网

主结构 轴线:控传递法 激光经纬仪 3 S3 水平仪及 50m钢尺 平面及标高控制 标高: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 一 、准备工作 1.1 概述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 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 测量数据的演算处理,施工场地测量等 1.2 图纸审查及现场勘察

接收到施工图纸后, 要认真系统的自审,根据图纸要求查阅相关技术规,并作好会审记录。到现场了解工程位置, 测量定位依据点是否稳固, 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便于以后施工。

1.3 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施工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以及施工规技术要求, 进行人员组织安排,并对所有施测人员进行: 专业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培训、 环保培训等。

人员安排 表 002 职务 人数(名) 工作职能 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技术 测量工程师 1

方案的编制

测量责任师 1 工程施工进度,技术方案实施,施工技术交底

1 施工质量措施, “三检”制度实施,技术资料的编写和 质量负责人 报验,及测量放线工作

1 仪器的保管维护,监测仪器性能指标是否合格,及测 设备负责人 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线员 4

测量放线工作 , 按施工情况配置

合计 8

1.4 设备调配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重新检定, 确保仪器运行正常, 各项参数指标合 格,并由主任工程师进行仪器技术交底。 设备安排 表 003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全站仪 2mm+2ppm 1 台 工程控制定位

2 激光经纬仪 2″ 1 台 控点竖向传递 3 电子经纬仪 2″ 1 台 施工放样 4 S3 水准仪 ± 2mm 2 台 标高控制

5 50m钢尺 ± 1mm 1 把 施工放样

6 对讲机 ---- 4 部 通讯联络

7 电脑 P4 1 台 放样数据处理

备注:测量仪器设备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配有检测报告。 二 、测量控制 2.1 平面控制网 (1)、平面控制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 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以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 3)、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各施工段的

划分等因素进行; 4)、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2)、平面控制网测设 我司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测绘院坐标成果后, 首先对测绘院提供的已知 坐标及高程点进行校核。把校测结果上报业主或监理单位 , 然后对结果相应调整 后,采用布设局部矩形方格网作为场区平面控制网。 (3)、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表 004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mβ) 边长相对中误差( k)

二 级 ± 8″ 1/20000 2.1.1 高程控制网 (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1)、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 基本依据; 2)、本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等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量; (2)、场区高程控制网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 采用 DS3水准仪对所提 供的水准基点按三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 校测结果合格后, 按照国家三等水 准的要求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测设出场区高程控制网。 (4)、场区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测设要求。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 005 每千米高差 路 线 平地 等 仪器 与已知点联 附合或闭合 全中误差 长 度 水准尺 闭合差 级 型号 测次数 环线次数 (mm) (km) (mm)

6 50 DS3水准仪 往返各 三等 双面 一 次

往返各一次12 L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km)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表 006 视线 前后视 视线离地 基本分划、辅助 基本分划、 辅助分 等 水准仪器 前后视 长度 累积差 面最低高 分划读数较差 划所测高差较差 级 型号 较差 (m) (m) (m) 度 (m) ( mm) ( mm)

三 DS3水准仪 ≤ 75 ≤ 3 ≤ 6 ≥ 0.3 2.0 3.0

2.2 二级建筑物控制网建立 2.2.1 建筑物轴线控制网

(1)、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 结合现场的施工要求及建筑 物本身的形状, 把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布设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以便于以后施 工放样进行校核。本工程使用 TopconGTS-332N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

(2)、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布置

5#楼轴线控制点

6#楼轴线控制点 (3)、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围护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 必须用钢管进行围护, 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 记; 轴线控制桩围护示意图 (4)、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 007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中误差

二级 15″ n 1/15000

注: n 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2.2.2 建筑物标高控制网

(1)、建筑物标高控制网的测设 首先复核场区高程控制桩,校核无误后,使用 DS3 水准仪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将标高控制点引测到建筑物,作为建筑物的标高基准点。

(2)、建筑物标高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 008 每千米高差 路 线 平地 等 仪器 与已知点 附合或闭合 全中误差 长 度 水准尺 闭合差 级 (mm) 型号 联测次数 环线次数

(km) (mm)

10 16DS3

往返各 往返各一次20 L 四等 双面

一 次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km)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表

009

前后视 视线离地 基本分划、辅助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

等 水准仪 视线长

前后视累

较差 面最低高 分划或黑面、红 或黑面、红面所测高

级 器型号 度 (m) 积差 (m)

(m) 度 (m) 面读数较差( mm) 差较差( mm)

四 DS3 100 5 10 0.2 3.0 5.0 等

三 、土方施工测量 3.1 平面控制测量 3.1.1 自然地面开挖线放样

首先校核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位, 校核无误后,在自然地面上投测轴线,洒灰

线标示,依据开挖图分别放出,开挖上口线和下口线,并洒灰线标示,拐角处打 木桩钉小钉子标记。 3.1.2 挖土阶段跟踪测量放样

土方开挖时, 随时投测结构外轮廓控制轴线,依据护坡坡度,计算当时标高 阶段的护坡位置,以防护坡太陡或太缓,造成塌方或影响基槽尺寸。 3.1.3 基底开挖测量放样

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时, 首先投测控制轴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然后 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 同样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 同 样的方法,以控制轴线为依据,放样出集水坑、电梯井坑等开挖线。为了避免开 挖错误,测量人员要在基坑开挖现场实时指导挖土司机作业。 3.2 高程控制测量 3.2.1 自然地平方格网测设

首先复核场区高程控制点, 架设 DS3水准仪按照方格网的测设要求, 依次测出各点的标高,记录整理,以此计算填挖高度和土方量。

3.2.2 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土方开挖过程中, 每开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测标高基准点, 引测方法: 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 采用 D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 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