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制品的纯化分离法的一般程序?1)根据产品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制定出可行的分离纯化方法,然后破碎生物材料的组织细胞,提取生化产品的混合物,利用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及其他沉淀剂等方法对应的生化产品进行粗提,2)再利用电泳技术,色谱技术和膜分离等技术对粗体产品进一步分离化,3)最后可对纯化产品进行鉴定并制成制剂,即完成了对生化产品的制备2、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免疫反应从功能上可以分为3个相互关联的过程:1起始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或抗原多肽与MHC复合物2激活阶段:又称增殖分化阶段,淋巴细胞被激活,大量复制、分裂、增值,分泌各种细胞因子3反应阶段,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与感染的细胞相互作用将它们从人体内清除3、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特性?1)抗肿瘤活性2)免疫调节作用3)炎症活性4)促凝血活性5)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的作用6)热原质活性7)参与骨质的吸收4、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1)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和保存2)提取目的产物3)分离纯化目的产物5、蛋白类制品分离纯化方法?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纯化:1)过滤盒超过滤技术2)离心和超离心技术3)凝胶过滤层析技术4)透析利用蛋白质的电性进行分离纯化1)等电点沉淀2)离子交换层析3)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离:1)盐析法2)乙醇和聚乙二醇沉淀法3)疏水层析法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1)辛酸沉淀法2)利凡诺沉淀3)固相化染料柱层析4)螯合柱层析利用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分离纯化主要有亲和层析法利用蛋白质多种结合能力,用羟基磷灰石层析分离纯化6、工程菌的组成及保存方法?组成: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保存方法:通常采用将工程菌种冻干后封存于菌种管内再作低温保存的方法7、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所谓血清学实验是指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实验,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用已知的一方检测另一方,抗原抗体在体外结合时,可因抗原的物理性状不同或参与反应的成分不同出现各种类型的反应8简述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适用于大多数的生物过程,即用于微生物的发酵,也广泛用于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气体通过装在罐低的喷管进入生物反应器的导流管致使该部分液体的密度小于导流管外部区域的液体密度,从而使液体循环流动3中空纤维式生物反应器既可适于贴壁细胞培养,也适用于悬浮细胞培养4透析袋或膜式生物反应器可将有害代谢产物透析或过滤掉,从而使细胞生长更高密度,同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膜,使产物保留在膜内或与细胞分开5固定床或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可以重复利用生物催化剂,便于讲生物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分开9疫苗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那些反面?1重组DNA技术2蛋白质化学3单克隆抗体技术10疫苗的基本成分有哪些?1抗原2佐剂3防腐剂4稳定剂5反活剂及其他相关成分11疫苗的基本性质1免疫原性2安全性3稳定性12疫苗的种类有哪些?1传统疫苗:a灭火疫苗b减毒c亚单位或成分2新型育苗a基因工程b遗传重组c合成肽d抗独特型抗体e微胶囊13联合疫苗中各抗原的相互作用主要指那些?1加强反应2抑制反应3机体已有的免疫力对新抗原应答的干扰14常见免疫佐剂的类型1铝佐剂2矿物油乳剂3植物油佐剂4植物来源佐剂5细菌来源佐剂6人合成佐剂7细胞因子佐剂15免疫系统包括那两个部分?包括先天性的非特异免疫系统和后天性的特异性免疫系统。
先天性免疫系统由一系列物理屏障、细胞、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组成。
获得性免疫系统则主要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以及它们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所组成。
16常见的免疫活性细胞及类型?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2)抗原提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APC 3)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17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有何不同?传统疫苗是采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人工减毒,脱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疫苗。
新型疫苗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化学合成技术生产的疫苗。
18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表达系统用于亚单位疫苗生产的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等。
表达系统的选择主要考虑其表达抗原的免疫原性,表达效率及产物纯化的难易程度。
19构建核酸疫苗的基本操作流程核酸疫苗由编码目的抗原的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两部分构成,所以首先要明确目的基因几对目的基因的提取,然后就是DNA疫苗载体的选取。
核酸疫苗的特点(1)诱导机体产生全面的免疫应答,其保护免疫应答对不同亚型的病原体具有交叉抵御作用(2)无病毒,灭活疫苗引起的致病作用,具有可靠的安全性(3)能表达经修饰的天然抗原(4)与亚单位疫苗一样具有高产性(5)可将编码不同抗原的基因构建在同一个质粒中(6) DNA具有预防作用,也有治疗作用(7) 生产简便,成本低廉,稳定性好,储运方便(8) 易于快速筛选具有免疫作用的基因(9) 能定向诱导以Th1和为Th2主导的免疫应答20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重点(1)主要研究常规技术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的新疫苗(2)积极进行传统疫苗的改造(3)加强治疗性疫苗的研究(4)发展多价疫苗21细菌类疫苗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种类:减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或成分疫苗制备方法:(1)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培育出弱毒菌株或无毒菌株而制成的(2)将自然强毒株或标准菌株人工大量培育后,经加热处理或福尔马林,戊二醛,B-丙内酯等化学处理制成(3)细菌培养液中提取、用化学方法、脱毒22细菌外毒素的基本特性和简单生产流程特性:1毒性强2具有亲组织性3具抗原性4是一种双组分结构蛋白质生产流程:1产毒2脱毒3精制23病毒类疫苗的培养方法1细胞培养2鸡胚培养法3动物培养法24血浆的生物学功能1运输功能2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参与凝血-纤溶等生理性止血功能和营养功能4参与体液调节和防卫功能25简述白细胞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1嗜中性粒细胞:炎症时进入组织,吞噬作用与巨噬细胞相同,无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作用2嗜碱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含有组织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表达IgE受体,可诱发I型细胞过敏反应3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含有Ig受体,能吞噬与销毁组胺颗粒与抗原体复合物,引发Ig免疫应答反应,但不能吞噬病原异物26简述RH血型系统RH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不存在与其他组织细胞和体液中。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现在已发现46个RH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D、C、E、C、e 五种抗原。
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缺乏者称为RH阴性27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其作用1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引发发热等2集落刺激因子有集落刺激活化,不同的CSF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细胞起促增殖化分作用,是血细胞发生不可少的刺激因子3白细胞介素有重要的介导作用4肿瘤坏死因子除具有杀肿瘤外,TNF还可引发炎症反应5趋化因子调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性,激活巨嗜/单核细胞,促进定向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内皮细胞的一些转化细胞的功能。
在体炎症反应和抗感染及创伤愈合中起作用6生长因子对机体不同细胞有促进生长作用28简述细胞因子的特性1来源的多样性:一种因子源于多种细胞或同种刺激物可诱发同种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2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以有多种生物学活性3高效性:有微量,高效的特性4快速反应性5两面性:具有生理和病理性6理化性质:绝大多数的细胞因子为小分子的分泌性多肽或蛋白质,多数细胞因子为单链结构,部分为同源双体结构,不同的细胞因子的氨基酸序列有很大差异,一些细胞因子的基因是连锁的1、联合免疫:采用多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联合制成多联或多价疫苗,注射这种疫苗克预防多种传染病或相同疾病的不同亚型,也可将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接种,已达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目的。
2、免疫佐剂:凡非特异地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3、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生具有的免疫保护系统,包括四道主要防线,即物理防线、生理防线、吞噬细胞防线和感染反应防线。
4、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称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主要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离,然后与载体DNA相连接,再经载体将抗原基因带进受体进行复制与表达,最后将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质抗原分离纯化后制成的疫苗。
5、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能引起肿瘤出血性坏死。
对各种正常细胞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活性。
6、单克隆抗体:是将抗体产生细胞与具有无限增值能力的骨髓瘤细胞相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花使杂交瘤细胞成为纯的单克隆细胞系而产生。
7、抗原: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
8、转基因植物疫苗:通过介导特定的外源基因来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改良植物、研究植物功能,生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蛋白质。
9、细胞因子:是人类或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多样性生物活性的因子,是一组可溶性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10、类毒素:是一种主动免疫制剂,用于细菌毒素性疾病的预防,包括白喉、破伤风等类毒素。
11、灭火疫苗:是将自然强毒株或标准菌株人工大量培养后,经加热处理或福尔马林、戊二醛、B-丙内酯等化学处理制成的。
灭火疫苗需加工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果。
12、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类能参与造血调节过程的酸性糖蛋白分子,在体外培养中能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分化增值为细胞集落,又称造血刺激因子或造血调节因子。
13、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物,一类由免疫学的经验、理论和生物技术共同发展而产生的生物制品,它与一般药物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用于健康人群,通过免疫机制预防疾病发生。
14、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15、蛋白质等电点沉淀:当蛋白质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的净电荷为0,因而失去了水化和分子间相斥的作用,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蛋白质分子相互靠拢、聚集,最后形成沉淀析出,即等电点沉淀。
16、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包括:1,抗原的强弱、大小和隐定性2,抗原的理化性质17、获得性免疫系统:是在抗原诱导下形成的,它包括中枢免疫系统、外周免疫器官及各种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各种免疫活性介质等18、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单一蛋白质抗原分子来诱导免疫反应的填空题: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