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公共设施与绿地
注: 应该设置; 可设可不设; 不用设置
按城市性质、规模与功能布置城市中心
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商业功能齐全,并伴有市级行政与经济 管理等功能地域,他们可以相类而聚,也可以分别设立。 大都会城市设有中央商务区(CBD),是一个城市现代化 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 文化的密集区,一般均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 是土地高度集 约利用、房地产价格昂贵的地区。 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 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 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 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大城市或都会城市,可以设立城市副中心,以分解市级中 心的部分职能,主副中心相辅相成,完善市中心的整体功 能。
设施自身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结合城市交通布局 (P125) 依设施自身要求及其对环境的要求 考虑城市景观组织要求 合理的建设顺序 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P126)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等级体系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分布现状
商业街的步行交通:北京王府井
商业街的步行交通:上海南京路
园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居住绿地 附属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 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 85-2002)
公
3 按绿地形状划分
点状绿地 ;线状绿地 ;面状绿地
绿地分类(2002年)
类别代号 大类
G1 G11 G111 G112 G12 G121 G122 G13 G131 G132 G133
共
设 施 的 分 类
强制设置要求 性质服务范围 服务等级结构
行政办公 医疗卫生 P121 大专院校科研设计 体育类 其他如宗教、福利
市级 居住区级 居住小区级
P122
地方性设施 非地方性设施
公益性设施 营利性设施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分类
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 施用地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内的事业单位用地
G12 街旁公园 G2 生产绿地
G3
G4
防
居
护 绿
住 绿
地
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 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 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附 绿 G51
属 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公
商业街的步行交通:武汉汉正街
公共设施结合城市交通布局
公共设施要按照其使用性质和对交通集聚 的要求,结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交通组 织以并安排。
幼儿园、小学、门诊所等社区机构最好与
地区的步行道路系统组织在一起。
商业设施也可结合步行道路或是自行车专
用道、公交站点,形成以步行为主的商业 街区(环保、购物环境与疏缓交通)。
商业设施用地:各类商业经营活动及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金融、保险、证券、新闻出版、文艺团体等综合 性办公用地
娱乐康体用地:各类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如单独设置的剧院、 音乐厅、电影院、歌舞厅、网吧、高尔夫练习场、赛马场、溜冰 场、跳伞场、摩托车场 等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零售加油、加气、电信、邮政等公用设 施营业网点用地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私人诊所、宠物 医院等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四)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城市中心的区位模式
区位中心型—团块状与星型城市(华盛顿)
偏心型—扇形与指型城市(底特律)
双中心型—带型城市(银川)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城市中心的区位模式
带型城市(深圳)
特大城市(北京)
组团型城市(沈阳)
中 山 纪 念 堂
公园
顺德清晖园
云台花园
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居住绿地
居住绿地
附属绿地
道路交通绿地
附属绿地
(三) 城市绿地的分类和用地指标
2.城市绿地的用地指标
1993年部颁标准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绿地率 绿地覆盖率 2002年部颁标准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哈尔滨铁路文化宫(中东铁路俱乐部 苏联红军会馆)
哈尔滨松花江江畔餐厅
道外红十字医院(中华巴洛克)
圣尼古拉教堂(东正教建筑)
基督教堂:哥特式建筑
清真寺:伊斯兰建筑
文庙大成殿:中国古典建筑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五)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全市性公共设施的用地选择
G134
G135 G136 G137 G14 G15
历史名园
风景名胜公园 游乐公园 其他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 街旁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
G
绿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 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
G1
公共绿地
G11 公园
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 其范围内的水域
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 植物园、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和居住区小公 园等用地 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墙等,设有一定游憩设 施或起装饰性作用的公园 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Aglm=Agl/Np 式中 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Agl——公园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2.人均绿地面积
Agm=(Ag1+Ag2+Ag3+Ag4+ Ag5+ Ag6)/Np 式中 Agm——人均绿地面积(㎡/人);
Ag1——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 Ag3——防护绿地面积(㎡);Ag4——附属绿地面积(㎡); Ag5——居住绿地面积(㎡);Ag6——生态景观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城市中心的组织与分布
什么是城市中心?
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集中的地方 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紧凑的地段 各级公共中心和专业中心组成的城市中心系统 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集中体现和象征
按城市性质规模功能与空间环境布置 城市中心的动态性 组织好城市中心的交通(p133) 创造优美的城市中心景观环境 旧城中心区的改造与扩建(P1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指标
指标的内容
城市总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标 主要公共设施分项用地指标 公共设施的数量
指标影响因素
城市性质、规模与布局 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社区建设与发展
指标确定方法 (P123)
依照人口计算 依专业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规定确定 依实际需要确定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 地的分布规划原则 合理配置
全市各类公共设施应配套齐全
局部地段要有联系的配置 分级设置:居民日常设施要均匀分散
合理的服务半径(服务人数、范围) 方便居民使用
BACK
(二)城市绿地的分类
美国的绿地分类
国家公园系统 州立公园系统 城市公园
日本的绿地分类
自然公园 国营公园 城市公园
我国绿地的分类
1 按绿地的所有权归属(P144)
公共性绿地:园林绿化部门主管
专用性绿地:机构或单位内部的绿地 私有性绿地:私人个体所有的绿地
2 按绿地功能划分(P145)
第五章 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 城市居住用地 城市工业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城市绿地
三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分类
主要指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 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公
使用性质分类
四 城市绿地
(二)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
人均公园面积(P146 表4-4-1) 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绿地率)
指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之 百分比。 注意:区别于绿化覆盖率:后者指全部 绿地的乔、灌垂直投影面积 及地被植物覆盖面积 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百分比。
上海市中心城区位置示意图
上海市城市中心、CBD和副中心分布示意
国内CBD:上海陆家嘴和北京建外
重庆城市森林
国外CBD:纽约曼哈顿和东京新宿
苏州城市地图
苏州城市扩展与城市中心的变化
广州新城市中心的出现:从北京路到天河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的改造:上海城隍庙
城市传统中心的改造与保护:上海新天地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保护环境(污染,气候,噪音)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旅游,花果林木生产) 城市防灾(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避难场)
青岛: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绿化要达42%
《青岛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将青岛的 生态城市建设确定为三步走,2007年以前为 近期目标,要求实施生态山林工程 . 2008 年—2015年为中期目标,进一步从“数量、 格局、功能、质量”等方面提高城市生态系 统质量。到2020年,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文明 繁荣、经济发达、实现良性循环适于居住与 创业的新型生态城市。
类别名称 小类 公园绿地
综合公园 全市性公园 区域性公园 社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 儿童公园 动物园 植物园 G4 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