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33、苗圃中辅助生产面积用地一般占到总用地面积的20%。 34、工厂企业的组成包括: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 35、城市广场按功能、用途、及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处位置划分为:集会游行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 36、居住区用地以功能要求来分,由4类用地组成,即: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公共绿地 37、下列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附属绿地。 38、在综合性公园中,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一般为2-3km,区级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1-1.5km。 39、风景的特征包括:环境特征、时间特征、观赏效果的“距离”特征和综合特征四个方面。 40、风景区中的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环境影响保护区3部分。 41、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总的目标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其基本要求是要达到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的条件。 42、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不包括人口数量。 43、行道树的定植株距最小为4m。 44、导游线的组织是公园各景区艺术布局规划的重要内容。 45、市区绿地率=绿地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46、构成风景景物的素材,主要有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筑、其他等八类。 47、“邻里单位”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一种结构形式,1929年由美国人佩里提出。 48、根据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主要分为5种类型:即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49、在城市街道绿化中,保护行人不属于其卫生防护功能。 50、树木园属于专业性植物园。 51、从游览及文化休息方面考虑,我国提出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近期每人平均3-5㎡,远期每人平均7-11㎡的指标。 52、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h㎡)÷市区面积(h㎡)×100%。 53、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4种形式,即: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 5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部分包括:城市园林绿地现状分析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市园林绿地近期规划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分期实施图。 55、旅游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三产业。 56、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状况。 57、在平面布局上,街道小游园的规划方式有: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形式、自然式布局形式、混合式布局形式。 58、居住区绿地一般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组成。 59、对综合性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分为: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戏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园务设施等。 60、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公园总体规划、详细设计、植物种植设计、施工详图、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及建园预算。 61、工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二产业。 62、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中等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20万~50万。 63、自然风景空间的类型主要有:涧式空间、井式空间、天台式空间、一线天空间、山腰台地空间、动态流通空间、洞穴空间、回水绝壁空间、洲岛空间、植物空间等。 64、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依据是:景物构成的艺术特征、旅游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三个方面。 65、风景名胜区在导游线组织过程中,其组织游览程序包括:入景、展开、酝酿、高潮、尾声。 66、城市的功能:生产劳动、居住、生活、文娱与体育、休息。 社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67、园林绿地功能包括:保护城市环境、城市绿化景观的功能、文教和游息功能。 68、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分为:树带式、树池式。 69、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中,生活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比例为50%-60%。 70、宅间绿化的布置形式包括:树林型、绿篱型、围栏型、花园型、独院型。 71、植物园的选址宜选远郊。 72、道路对坡度有要求,对于机动车道来说,道路纵坡不宜超过3﹪~4﹪。 73、一般生产绿地安排在郊区,并保证与市区游方便的交通联系,比便苗木的运输。 7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规划,期限要一般为5年。 75、进行行道树栽植,速生树的定植距离一般采用5-6cm。 76、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公共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7m2。 77、防护绿地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78、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树种的规划方法包括:调查研究、确定骨干树种、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79、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园路是小游园的骨架。 80、工厂企业绿化的特点包括哪些:环境恶劣、用地紧凑、保证生产安全为主、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81、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和其它。 8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树干分支角度越大的,干高不得小于2.3m,分支角度较小者,也不能小于2m,否则会影响交通。 83、停车场的绿化形式可以分为:周边式绿化、树林式绿化、建筑前绿化兼停车场。 84、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小游园的布置形式主要有: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 85、在校园绿地规划中,离建筑物5米才能栽植乔木。 86、在工厂企业组成中,厂前区最能体现工厂企业的形象及反映工厂的特点。 87、淳朴的民风不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点。 88、人文景观不是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 89、在交通干道上栽植的行道树,干高不得小于3.5m;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行道树,干高也不能小于2.5m,否则会影响交通和人的通行。 90、市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2000m,区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为1000m 。 91、按城市广场的功能、性质,可将城市广场绿地分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92、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有3类,即景物、景感和条件。 93、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个阶段进行 94、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 95、综合性公园根据其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休憩游乐、政治、文化及科学普及教育、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 96、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97、防护绿地的不属于专用绿地范围。 98、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树种的规划方法不包括绘制植物种植图。 99、水源地不是工厂企业的组成部分 100、生产绿地不是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壤平衡绿化用地范围之内的绿地 101、杉木不是较好的防火树种。 102、为了发挥绿化对于改善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一般在可能条件下绿带以占道路总宽度的20%。 二、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城市现状条件――是城市现有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和状况。 3、植物园――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不断挖掘野生植物资源,并扩大在各方面应用的综合研究机构。 4、风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5、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中,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分解、稀释,仍可使环境保持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生态平衡不致破坏。 6、行道树――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 7、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布置方案。 8、景点――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