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9231120沙洲职业工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题目:5万米机织物工艺设计与生产调度155cm,J11.7×J11.7,263.5×212.5平布;160cm,J14.5×2×J14.5×2,551×354.52/2右斜纹纺织工程系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班级:09纺织学号:09231120姓名:沙晓飞指导教师:倪春峰2011年6月沙洲职业工学院2012届纺织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机织物工艺设计与生产调度品种一:155cm,J11.7×J11.7,263.5×212.5平布;品种二:160cm,J14.5×2×J14.5×2,551×354.52/2右斜纹。
各5万米的加工工艺设计和生产调度。
二、设计要求:根据所加工织物的规格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流程、选择相关设备及设备参数,进行工艺设计,同时根据所选设备和订单加工量的要求,进行生产调度设计,合理安排生产。
三、论文应完成的任务:1、工艺流程选择包括:各工序机器设备的选择、机器速度和时间效率确定、各工序机器计划停台率选择。
2、工艺技术设计包括:织物的分析,织物的技术计算、卷装计算。
3、生产调度设计:包括:用纱量及产量计算、各工序机器配备的计算。
4、填写织部工艺表和设备配备计算表。
四、设计顺序:1、确定各品种的生产工艺流程,选择机型及工艺参数。
2、各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
3、用纱量及产量计算。
4、半制品卷装计算。
5、机台配备计算。
6、汇总织部工艺总表。
五、时间安排六、主要参考文献:1、棉纺织厂设计2、棉织手册(上、下)3、织物结构与设计4、织厂设计参考资料5、纺织厂空气调节6、机织学(上、下)7、织厂设计简明手册8、机织工艺与设备9、实用棉织工艺设计指导教师:倪春峰2011年4月20日目录第一章绪论5第二章织物加工工艺流程及设备选择6 第一节工艺流程的选择6第二节生产设备的选择7第三章工艺技术计算11第一节织物技术特征11第二节织物的技术设计13第三节卷装的选择和计算18第四节浆纱工艺23第四章生产调度设计26第一节回丝及百米用纱量26第二节各工序产量计算28第三节织部机器配备的计算34致谢40参考文献41第一章绪论1、品种技术规格品种一:155cm,J11.7×J11.7,263.5×212.5平布;品种二:160cm,J14.5×2×J14.5×2,551×354.52/2右斜纹。
各5万米的加工工艺设计和生产调度。
2、设计的思路(1)设计织物的基本性能1、平布织物的性能:平纹组织的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即没有正反面区别。
平纹组织是以一个经组织点与一个纬组织点相间排列,交织最频繁,无浮长线的组织,因此织物光泽较暗。
在原料及其线密度,织物经纬密度和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纹组织由于一上一下交织,当织物承受摩擦,弯曲等外力作用时,一般由经纬系统的纱线同时承受,因此其强力较好手感结实。
平纹织物的紧密程度除了与织物的密度,纱线的粗细有关外,还与织物组织结构有关,由于平纹组织织物交织频繁,在同样原料,线密度,织物密度及工艺条件下,平纹织物显得紧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平纹织物的最大密度小。
由于平纹组织结构紧密,正反面组织点相同,布面平整,一上一下能锁住纱线,使得布边平整。
常应用于机织物的布边组织。
2、斜纹织物的性能:斜纹织物的手感较平纹织物柔软,但坚牢度比平纹织物差。
斜纹组织由于其组织循环数大,而且组织中每根经纱或纬纱只有两次交错故使组织产生了浮长,有了正反面的差异,并且斜纹的组织数越大,这种差异越显著。
由于斜纹组织结构出现了经纬浮长的差异,使得该织物与平纹相比强力较差,手感较柔软。
而且,组织循环越大,这种差别越显著,如3|1斜纹比2|1斜纹更柔软,光泽更好,强力更差。
(2)织物技术规格选择的依据据根织物的幅宽,经纬纱号数,经纬纱密度等(3)织物生产工艺选择平布:平纹组织的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
斜纹:1、在设计斜纹织物时,为了使织物表面的斜向纹路清晰,捻向与反光方向垂直。
2.为了达到纹路清晰,纱线捻线与织物斜向垂直,不能是平行的。
3、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设备的选择 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各工序设备型号及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包括设备型号及其先进性、合理性介绍,运转速度的确定,外形尺寸,时间效率,计划停台率等的确定。
(2)工艺技术计算包括总经根数、筘号、经纱穿筘幅、织物经纬向总紧度、一平方米无浆干重、百米用纱量、整经轴只数及每轴根数、浆纱墨印长度、织轴及经轴卷装计算等。
(3)生产调度设计包括回丝及百米用纱量、各工序产量计算、各机器生产率计算、每小时织物的经、纬纱用量、织部机器配备的计算。
第二章织物加工工艺流程及设备选择第一节工艺流程的选择1、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1)流程选择的基本依据主要主要看所需加工的产品种类(2)品种特性的不同,流程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如单纱和股线的区别:单纱是需要浆纱工艺的,而股线是不需要浆纱工艺的。
2、生产工艺流程图 平布:入库打包折布验布织造络筒纬纱穿结经浆纱分批整经络筒经纱→→→→→⎪⎭⎪⎬⎫→→→→→斜纹:经纱→络筒→并捻→定捻→分批整经→浆纱→穿结经 →织造→验布→折布→打包→入库纬纱→络筒→并捻→定捻第二节生产设备的选择1、各工序设备选择的原则(1) 络筒:络经是经纱准备工程的开端,不同性能的纤维与纱线,应有不同的工艺配置,在棉纱络筒时,为了减少静电和毛羽的增生,应尽量使用电子清纱器。
(2) 整经:整经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为适应整经高速度的需要,整经筒子架和X力装置的结构形式一般选用低X力V型筒子架,筒子架上导纱棒式的X力装置产生很低的经纱X力,主要是用于经纱X力均匀程度的分区调整。
(3) 浆纱:与降低织造经纱断头,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棉型经纱上浆通常以淀粉﹑PV A﹑和丙烯酸类浆料作为黏着剂,上浆的重点在于降低毛羽﹑增加浆膜完整性和耐磨性,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细特纱着重浸透和增强。
以各种变性淀粉取代原淀粉或棉经纱上浆时,可适当减少浆料配方中PVA 的用量,既明显改善上浆效果,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4) 织造:无梭织机从自动﹑制动﹑定位开关车﹑电子式送经﹑连续式卷取﹑电脑监控和打纬机构的结构刚度﹑机构加工精度等方面对织机综合性能进行优化,有效抑制了各种可引起横档织疵的因素。
(5) 验布:检验布面外观质量。
(6) 折布:将织物按规定长度折叠成匹,以便计算产量及成包。
(7) 打包:按成包规定,将布匹打成裸包或机包。
2、各工序设备主要技术特征表1-1 1332M型、1332MD型络筒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2 GA 123 型高速整经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3 GA338-200型浆纱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4 G177-160型三自动穿经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5 GA471-190型自动结经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6 GA747型剑杆织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7 GA801-180型验布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8 GA 841-180型折布机主要技术特征表1-9 A752型中打包机主要技术特征第三章工艺技术计算第一节织物技术特征1、织物技术特性品种一:平布:平纹组织的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即没有正反面区别。
平纹组织是以一个经组织点与一个纬组织点相间排列,交织最频繁,无浮长线的组织,因此织物光泽较暗。
在原料及其线密度,织物经纬密度和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纹组织由于一上一下交织,当织物承受摩擦,弯曲等外力作用时,一般由经纬系统的纱线同时承受,因此其强力较好手感结实。
平纹织物的紧密程度除了与织物的密度,纱线的粗细有关外,还与织物组织结构有关,由于平纹组织织物交织频繁,在同样原料,线密度,织物密度及工艺条件下,平纹织物显得紧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平纹织物的最大密度小。
由于平纹组织结构紧密,正反面组织点相同,布面平整,一上一下能锁住纱线,使得布边平整。
常应用于机织物的布边组织。
品种二:斜纹:斜纹布通常采用2/2纹组织织制,织物正面斜纹纹路明显,反面比较模糊。
经纬向均用单纱,线密度接近,织物经密略高于纬密。
用细特纱织制的称细斜纹布,用中特纱织制的称粗斜纹布。
所用原料有纯棉、粘纤和涤棉等。
斜纹布布身紧密厚实,手感柔软。
少量市销,主要用作被里和内衣裤。
大多加工成色布和花布。
色细斜纹布用作制服、运动服布料和服装夹里。
花斜纹用作妇女、儿童衣着。
大花斜可用作被面。
2、织物上机图设计平布上机图:斜纹组织上机图:第二节织物的技术设计本设计的品种的主要技术参数:品种一:155cm,J11.7×J11.7,263.5×212.5平布;品种二:160cm,J14.5×2×J14.5×2,551×354.52/2右斜纹。
各5万米的加工工艺设计和生产调度。
1、 织物匹长织物匹长通常为30~40m 左右,采用联匹形式。
这里平布和斜纹织物都采用三联匹,每匹30米。
2、 织物紧度 品种一:平布Ej j 0.037P == 263.5×3.4×0.037=33%Ew 0.037Pw == 212.5×3.8×0.037=30%E z= E j+ E w- E j ×E w=0.63-0.099=53%品种二: 斜纹Ej j 0.037P = =551×3.8×0.037%=77 %Ew 0.037Pw ==354.5×3.8×0.037%=50%E z= E j+ E w- E j ×E w= 0.77+0.50-0.77×0.50= 89 %式中: E j —织物的经纱排列紧度(简称经向紧度),%;E w —织物的纬纱排列紧度(简称纬向紧度),%; E z —织物的总紧度,%;P j —织物的经纱密度(根/10厘米) P w —织物的纬纱密度(根/10厘米) T ex j —经纱号数 T exw —纬纱号数0.037% —棉纱直径系数【3】3、经纬纱缩率的选择 经过查询《棉织手册》可知:⑴.、平布的经纱缩率为6%~10%,纬纱缩率为4%~8%。
因而可初步确定为: 经纱缩率a j=6.7%,纬纱缩率a w=4.7% ⑵.斜纹的经纱缩率为9%~12%,纬纱缩率为2%~4%因而可初步确定为:经纱缩率a j=9%,纬纱缩率a w=3%【3】4、布边设计布边组织主要根据织物的地组织,经纱紧度及经纱缩率而定。
制布边时,尽可能的利用原有的综框,只有在织制三上一下斜纹或五页缎纹时,才用加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