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试卷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试卷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试卷A适用班级: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班。

试卷说明:(1)本试卷用于2016至2017学年第2学期的期末考试;(2)试卷满分100分,五个大题,90分钟完成试卷;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考试类型闭卷。

1.感染(传染):2.内源性感染:3.生物热消毒4.慢病毒感染:5. 消毒: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

2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有:、、、。

3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和 。

4鸡球虫致病力最强的两种,它们分别是、。

三、单项选择题。

(20分)1.我国防疫工作的方针是:()A 、防治结合B 、养防结合C 、预防为主D 、综合防疫2. 下列哪一种传播方式不属于垂直传播( )。

A 、经胎盘传播B 、经卵传播C 、经空气传播D 、 经产道传播3. 利用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其作用主要是( )。

A 、消灭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杀死病原体D 、保护易感动物4. 增殖的大量炭疽菌可在血管内形成( )引起循环障碍、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

A 、溶血 B 、栓塞 C 、肿瘤 D 、休克5. 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呼吸道B 、咬伤后皮肤黏膜破损C 、消化道D 、泌尿生殖道6. 破伤风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抗破伤风血清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消除病原和对症治疗,消除病原可首选()。

A 、青霉素或链霉素B 、抗病毒草药C 、利巴韦林D 、普鲁卡因7. 结核结节眼观病变特征为半透明灰白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可见( )。

A 、干酪样坏死 B 、肉芽肿 C 、绿色钙化 D 、脓液8. 鸡新城疫典型病理变化是( )。

A 、皮下水肿B 、腺胃黏膜乳头出血C 、心囊炎D 、体腔积液9. 羔羊痢疾的病原( )。

A 、B 型魏氏梭菌 B 、C 型魏氏梭菌 C 、D 型魏氏梭菌 D 、E 型魏氏梭菌10.鸡球虫属于( )A 、细菌病B 、寄生虫病C 、病毒病D 、营养代谢病四、简答题(45分)1.常用的家畜、家禽免疫技术?…………………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2. 简述10种消毒剂的种类,每种举两个例子?5.简述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 简述4%氢氧化钠配置?4.简述柯赫三原则,并以羊痘病为例进行说明。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畜禽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试卷B适用班级: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班。

试卷说明:(1)本试卷用于2016至2017学年第2学期的期末考试;(2)试卷满分100分,五个大题,90分钟完成试卷;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考试类型闭卷。

1.外源性感染:2.继发感染:3.慢病毒感染:4.潜伏期:5.炭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

2免疫接种可分为 、和 三种。

3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和 。

4垂直传播包括 、 和 三种方式。

三、单项选择题。

(20分)1.按感染的部位,其感染类型应分为( )A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B 、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C 、恶性感染和良性感染D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2. 影响流行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B 、动物机体的抵抗力。

C 、病原体的种类D 、病原体的毒力。

3. 许多以( )为主要入侵门户的传染病都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而传播的,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猪瘟等。

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血液4. 目前对( )的治疗广泛采用的是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A 、细菌性疾病B 、病毒性疾病C 、传染病D 、消化道疾病5. 下列病中属于人兽共患病的是( )。

A 、猪瘟B 、炭疽C 、兔球虫病D 、伪狂犬6. 狂犬病临床症状特点是( ):A 、运动神经中枢激应性增高,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最后多因窒息或继发肺炎而死。

B 、局部奇痒,无休止啃咬、摩擦、后期磨牙、吼叫、痉挛而死。

C 、神经兴奋、意识障碍、麻痹而死。

D 、局部肌肉强硬,有疼痛感,并有结节性肿胀,水杨酸制剂疗效较好。

7. 污染、陈旧的炭疽可疑病料应彩的检验方法是:( ) A 、涂片镜检(美兰荚膜染色法); B 、加热分离培养法; C 、直接分离培养; D 、炭疽沉淀反应。

8. 待检病毒材料,一般保存在( )。

A 、50%甘油缓冲液B 、30%甘油缓冲液C 、10%福尔马林液D 、5%福尔马林液。

9. 仔猪黄痢常发年龄为( )A 、五日龄内初生仔猪B 、10-30日龄的仔猪C 、开食前后的仔猪D 、3月龄的小猪10. 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综合征是( )疾病。

A 、细菌性B 、寄生虫性C 、病毒性D 、营养代谢性………………………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5.简述5%碘酊的配置?四、简答题。

(45分)1. 简述10种消毒剂的种类,每种举两个例子?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表现?3.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4. 简述柯赫三原则,并以羊痘病为例进行说明。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15分)1.感染(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反应2.内源性感染:机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3.生物热消毒: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污物中的有机物时所产生的大量热能来杀死病原体。

4.慢病毒感染:又称为长程感染; 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5.消毒: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消灭或抑制环境中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

2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有: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3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4鸡球虫致病力最强的两种,它们分别是柔弱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

三、单项选择题。

(20分)1.我国防疫工作的方针是:(C)A、防治结合B、养防结合C、预防为主D、综合防疫2. 下列哪一种传播方式不属于垂直传播( C)。

A、经胎盘传播B、经卵传播C、经空气传播D、经产道传播3. 利用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其作用主要是(D )。

A、消灭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杀死病原体D、保护易感动物4. 增殖的大量炭疽菌可在血管内形成(B )引起循环障碍、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

A、溶血B、栓塞C、肿瘤D、休克5. 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

A、呼吸道B、咬伤后皮肤黏膜破损C、消化道D、泌尿生殖道6. 破伤风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抗破伤风血清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消除病原和对症治疗,消除病原可首选(A)。

A、青霉素或链霉素B、抗病毒草药C、利巴韦林D、普鲁卡因7. 结核结节眼观病变特征为半透明灰白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可见( A)。

A、干酪样坏死B、肉芽肿C、绿色钙化D、脓液8. 鸡新城疫典型病理变化是(B )。

A、皮下水肿B、腺胃黏膜乳头出血C、心囊炎D、体腔积液9. 羔羊痢疾的病原(A )。

A、B型魏氏梭菌B、C型魏氏梭菌C、D型魏氏梭菌D、E型魏氏梭菌10.鸡球虫属于( B)A、细菌病B、寄生虫病C、病毒病D、营养代谢病四、简答题(45分)1.常用的家畜、家禽免疫技术?1、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漂白精;2、碘类消毒剂:碘酊、碘甘油、碘伏;3、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4、氧化类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5、酚类消毒剂:苯酚、复合酚;6、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新洁尔灭、环氧乙烷;7、醇类消毒剂:乙醇;2. 简述10种消毒剂的种类并种举例?1、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漂白精;2、碘类消毒剂:碘酊、碘甘油、碘伏;3、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4、氧化类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5、酚类消毒剂:苯酚、复合酚;6、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新洁尔灭、环氧乙烷;3. 简述4%氢氧化钠配置?答:4%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40g烧碱(粗制氢氧化钠),加入1000ml清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溶解搅均即成4. 简述柯赫三原则,并以羊痘病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这种微生物必须能够在患病动物组织内找到,而未患病的动物体内则找不到;第二,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的这种微生物能够在体外被纯化和培养;第三,经培养的微生物被转移至健康动物后,动物将表现出感染的征象;第四,受感染的健康动物体内又能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5. 简述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常用福尔马林熏蒸,用量为28ml/m3,密闭1~2周左右,或按每立方米空间25ml福尔马林、12.5ml水、25g高锰酸钾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时间为12~24小时。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试卷B答案一、名词解释(15分)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

2.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的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3.慢病毒感染:又称为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已死亡为归转的病毒感染4.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开始到该病最初临诊症状出现为止。

5.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997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于1998年1月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法律依据。

2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临时接种三种。

3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4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胎盘传播三种方式。

三、单项选择题。

(20分)1.按感染的部位,其感染类型应分为( B )A、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B、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C、恶性感染和良性感染D、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