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中小学的性教育与

美国中小学的性教育与

美国中小学的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治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美国东西方性学研究所邓明昱博士一、历史的回顾和性教育模式的争论二、政府在性教育中的作用三、性教育的一些概念四、早期性教育(0-5 岁)-- 家庭性教育五、学校性教育六、成年性教育--- 社会教育七、学校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治教育的实施八、中美两国在性教育方面的差别一、历史的回顾和性教育模式的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后,美国青年厌恶战争,追求自由生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性观念、性文化方面出现一个较为混乱的时代。

六十年代初期,产生了“性革命”的社会潮流。

性开放、性自由的思潮和行为,使青年一代的个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早育、少女妈妈、性传播疾病等。

1、综合性性教育模式:1964 年,由一位律师、一位社会学家、一位教会牧师、一位医生、一位公共卫生教育家和一位家庭生活教育家发起,成立了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联合会(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SIECUS )。

SIECUS 主要工作是开展性教育,尤其是学校性教育,他们的理念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性教育,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他们协同美国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各领域推广他们的主张和争取经济、法律、舆论的支持。

1970 年,SIECUS 从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ntal Health (NIMH )得到资助以培训性教育教师,并从美国政府得到资助训练教师。

1991 年,SIECUS 通过27 年的努力,终于将一个完整的性教育教学大纲-- 《综合性学校性教育指导
纲要》(Guidelines of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推到了全美和世界。

在1995 年修订发布第二版时,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模式,得到大约一百个学术(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性学)、宗教、不同人群(妇女、青少年、同性恋、少数民族)的全国性组织的支持。

2、天主教学校的性教育模式:与世界各国一样,依据传统文化,美国人早年也不在大庭广众之中讨论性问题。

美国奉行严格的政教分离,所以宗教组织对公立学校开展性教育是不能干涉的。

但是,人们,包括宗教信徒对性问题并无法回避。

1966 年,在新泽西州的整个主教管区内的天主教学校开始了性教育。

同年,天主教家庭生活指导中心成立(BFLB) ,归属在美国天主教联合会(USCC )之下,指导全美天主教学校的性教育。

1969 年BFLB 与国家天主教教育<a name=baidusnap0></a>学会</B>(NCEA )联合推出《国家性教育指导纲要》(National Sex Education Guideline ),使全美1/3 天主教学校按此开课。

该纲要1981 和1987 年两次修订。

他们宣称在上帝的创造下,性本身是神圣而美妙的,应对青少年实施符合圣经原则的性知识教育。

3、单纯性节制性交的性教育模式:真正与SIECUS 模式争论的并非来自教会学校而是来自公立学校的“单纯节制性交教育”模式。

该模式课程中较有名的如“家庭指导中心“(“Focus on the Family )”。

该组织在95 个国家以12 种语言在3000 多个电台传播其观点。

在1983 年发表推广的课程实施提纲―《选择真正的性自由》影响亦较大。

该课程首先在美国中西部一些州被选用,随后逐渐被推广到全美以及其它29 个国家。

1992 年成立的“性健康医学研究所”
(Medical Institute for Sexual Health ,MISH )使一个后来居上,成为和SIECUS 联盟对抗的另类模式的机构,并在1999 年推出了针对SIECUS 的《性教育指导大纲》。

二、政府在性教育中的作用美国政府在1966 年因避孕和节育问题开始涉足性教育领域。

1970 年,国会立法通过并由尼克松总统签署了法律“公共健康服务法X”(Title X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ct )(简称“Title X”),政府正式合法地资助和研究人口问题、计划生育和性教育。

1976 年AGI 发表了“一千一百万青少年”的专题报告,指出青少年怀孕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1978 年~1980 年在全球出现了一种新的性病,1981 年此病在美国被发现,1982 年被命名为“AIDS”,1983 年HIV 病毒正式被分离出来。

青少年怀孕增加、同性恋公开化、艾滋病的出现,令1981 年的美国总统里根代表反堕胎力量向全国提出要终止Title X 。

因为他们认为堕胎使人们性随便化,推动了青少年怀孕和同性恋泛滥。

经过讨论,Title X 并未被取消,但却通过一个新法律叫做“公共健康服务法补充条例”。

在这个法案中,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另类性教育的核心观点―禁止性交。

至此,政府对性教育的支持从SIECUS 的模式转向了另一个模式。

1989 年国会修订Title V 法律,在其“section 510”部分设立了一个“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ervices Block Grant (MCH)”,这笔基金由MCHB 和HRSA(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管理,其中一部分用于学校性教育。

1996 年国会立法通过福利改革法其中一部分就是关于在“Section 510 of Title V”中设立了一个每年五千万美元,连续
五年的基金,用以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禁止性交”教育。

该法案经克林顿总统签署生效,自1998 年始连续施行5年。

各学校和各社区需根据法案规定编制课程,向各州卫生局申请经费。

各州则根据法案规定,向联邦政府申请Title V 基金。

各州在申请基金时需按3:4 的比例保证追加州基金,即每个学校若从联邦政府拿到4美元基金,也必然同时从州政府拿到另外3美元基金。

这样每年政府用于此模式性教育的钱就不只是五千万,而是8750 万美元。

2001 年10 月美国政府又设立了“Special Projects of Reginal and National Significance――Community Based Abstinence Education (SPRANS―CBAE)”基金,向国家卫生部掌管,直接拨发给学校、社区、私立或公立机构以进行性教育。

该基金在2001 年是2000 万;2002 年为4000 万;2003 年5500 万;2004 年约7000 万;2005 年则预计超过1亿美金。

作为对政府似乎“一边倒”的政策,SIECUS 及其同盟组织了全面争论和游说。

2001 年12 月加州参议员Barbara Lee 将一个命名为“Family Life Education Act”的提案呈递到了第107 届参议会,该提案在2004 年4月又被提交到众议院。

这个有70 多名议员联署的法案被通过,联邦政府将每年支出一亿美元以支持SIECUS 模式的学校教育。

从上述历史演变和观点展现中可以看到,两种模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力量。

在表面上看,两种模式虽有重叠,但更多的是不同侧重。

其重叠部分是为其侧重部分做“掩饰”的。

“综合性性教育模式”出现在前,是从避孕节育出发,特别是从妇女的流产权利出发,为把个人,尤其是把妇女和青少年从一统的道德宗
教约束下解放出来为目的。

当然,减少青少年怀孕、生育和性病是公开的且最易被人们接受的口号。

在抛弃一切信仰,拒绝一切标准,否认任何“绝对”权威,完全个人化,最大自主化的思潮中,借助1953 年金赛博士的观念,将几千年来被人们压抑回避的性话题带到了课堂上。

出现在后的“单纯禁止性交模式”能够后来居上,成为更多学校采用的模式,与美国的传统文化有关。

截止目前,美国多数人是信仰耶稣基督真神论的有神论者。

别看很多人已不去教会,平时也爱看与性有关的娱乐消遣作品,但他们在根本上并未<a name=baidusnap1></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放弃</B>美国的立国准则,即从圣经的教导为道德标准的最终底线。

这是美国的文化传统,如同中国人信奉儒家学说,再加上一些佛教道教思想一样,绝不会轻易变更的。

所以,虽然多数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尤其是性学专家倾向于综合性性教育模式,媒体也几乎是追求自由而对抗政府,但对大多数成人来讲,包括上述学术界和传媒界的成人在面对自己的儿女性教育时,根深蒂固的传统和信仰使他们站到了“单纯禁止性交”的立场上。

所以,综合性性教育模式的最大阻力,是面临着向传统文化观念的挑战。

三、性教育的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