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主要救助方式
生存救助 医疗救助
心理救助
技能救助 成长救助 基地建设
财产来源及用途
来源: (一)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 (三)投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等。 用途: (一)促进和保障有特殊困难少年儿童救助事业; (二)对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实施慈善救助; (三)实施捐赠者意愿的资助项目; (四)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公益事业活动。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 这是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之后, 我国诞生的又一家以少年儿童为救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 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具有民间色 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为,募集社会资金, 开辟民间 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 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 童等进行救助。
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大 家行动起来!
谢谢!
标识说明
由基金会英文简称的五 个字母化成五张笑脸, 组成活泼欢乐跳跃的儿 童形象;用五种柔和的 色彩,使儿童形象明快、 阳光;寓意对五类有特 殊困难的少年儿童,通 过五种渠道,开展五方 面的救助;帮助他们享 有正常的健全生活和美 好的未来。
成立背景
目前我国有13.2亿人口,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2亿。随着我国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广大少年儿童受到越来越好的抚养和教育,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正在 茁壮地成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还有一些因种种原因 而处于困境的少年儿童。例如: ---目前全国有90多万孤儿,在孤儿院抚养的有9万多人。 ---目前全国有10余万艾滋病致孤儿童,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目前全国农村有数千万留守的儿童。 ---目前全国城市有不少社会闲散的儿童。 ---目前全国每年还有数量颇多的问题少年。 这些少年儿童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潜在问题。 为对我国的孤儿、流浪儿等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提供救助,长期从事青少 年工作的魏久明同志,从1996年夏季开始着手创办基金会,申办工作得到泰国 中华总商会主席郑明如先生的支持,但后来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中断。 2008年,魏久明同志同曾共事多年青少年工作的李启民、袁正光等同志一 道,再次启动基金会的申办工作。在筹办过程中,得到上海鑫成企业发展有限公 司袁祥先生和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的热情支持。经民政部审查报送国务院, 国务院于2009年9月10日批准建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基金会的主要救助渠道
创建“博爱儿童新村”,在各地需要的地方建立集抚养、教育、生活服 务为一体的和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博爱儿童新村”,帮助有特 殊困难的少年儿童排忧解难,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创办少儿“慈善服务之家”,对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进行收养、寄养、 托养、带养、和安置等,对有困难的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和文化技术教育, 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和生活就业能力;对闲散在社会上的少年开展技能 培训和道德法规教育,为其进入社会创造条件;以及为其他少年儿童举 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搭建“就业发展桥梁”,对老少边穷地区9年义务教育后的少年提供免 费的专业技术职能培训,使他们拥有走向社会的一技之长。 设立“自强奋进奖”,为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设立奖学金,鼓励他们“好 学上进,建功立业”,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办好“慈善救助通道”,对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实施直接救助。
组织机构、负责人
Nhomakorabea本基金会由15~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理事的资格: (一)在少年儿童教育、研究领域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士; (二)热心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事业的社会贤达、慈善家、专 家学者和对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事业有贡献的企事业单位负责 人; (三)从事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工作、服务团体及机构派出的 代表; (四)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