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观后感
矮矮的石桥垄断了浅浅的小河,它们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圆,上半圆是碧绿的稻,下半圆是碧蓝的天。

他是一位父亲,一个丈夫,更是一位串乡几百里的乡邮员。

如果生命都会拥有一个刻度,那他生命的刻度就是那条漫长蜿蜒的邮路。

然而,年龄是一座翻不过的高山,腿脚不便让他在邮路上的日子愈发漫长。

于是,他把沉重的邮包交付给了唯一的儿子。

可他又何曾放心,他坚持要走最后一次。

蜿蜒的小道,深深浅浅地划过葱绿的山丘,与小溪相傍,与水车相约,与太多的风景相合,拼成了清丽的水墨乡村图。

树荫婆娑,倒映在路面上,两个摇晃的身影缓缓出镜。

他们的路线不是沿路前行,而是裁弯取直,趟河而过。

为了抄近路,他不知趟过这条小河多少次,深谙那波光荡漾下潜藏的冰寒。

年轻
的儿子也毫不犹豫选择了趟河而过。

儿子灵巧地
跃下河,接过他手里重重的邮包,高高举过头顶,颤颤巍巍地渡了过去。

待把邮包安置好以后,儿
子又趟回对岸,到了父亲的跟前。

儿子微微屈膝,扎稳了马步,然后回望了他一眼,示意他上背。

他有些扭捏,但几经推让,儿子还是将瘦骨嶙峋
的他稳稳地背在了背上。

他默默地感受着多年来
从未触及的属于儿子特有的温度,悄悄抹了把夺
眶而出的泪。

长长的路上,儿子用树枝挂着收音机不时听上
一段儿,偶尔问他:这么长的路你一个人不觉得
无趣吗?他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总惦记着赶路,哪有闲工夫在意有趣没趣的。

他的确是一个称职的乡邮员,几百里的邮路,
即使有无路的山崖,即使有刺骨的河水,即使没
有一个人跟他说话,一踏上就是几十年。

最后这一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乡亲们介绍
交待:这是我儿子!以后,这条邮路就由他来跑!语气里充满了骄傲,眉宇间满含着信任。

青山依旧苍翠,花草散发着幽香,河流还是那么清澈,泥泞的羊肠小道继续蜿蜒向前,最后的这趟邮路上,那个孤单的身影更加壮硕,步伐更加坚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