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


5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①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和报请国务院 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 项目申请报告必须包括节能分析篇(章)。否则,将 不予受理。 ②咨询评估单位的评估报告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 篇(章)的评估意见。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文件或报国务院的请示 文件必须包括对节能分析篇(章)的批复或请示内容。 ④节能分析篇(章)的编写、咨询评估机构的评 估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查都要本着合理利用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则,依据国家合理用能标准和 6 节能设计规范进行。
25
6、尽快颁布和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筑节能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新节能法专设一 节对建筑节能作了规定,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节能制 度。 抓好各地区建筑节能规划的制定,节能标准和 设计规范的制定,新建项目的审查和建设过程中的 检查,进一步实施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制度等。 7、抓好政府等公共机构的节能 新节能法第49条规定,各级政府要制定本级公 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 能源消耗支出标准。完善政府产品采购制度。
制冷展柜以及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能
效标准。
22
(2)制定空缺的标准,修改落后的标准 编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国家 标准 2007年计划修订662项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78 项,推荐性标准565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9项;涉及节能、 节水、节材、可再生能源、环境管理、废旧产品回收利 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国家标准71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1 项。 2008-2010年修订921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649项,行业标准272项。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标准 为实现它们的有效利用而制定的标准,涉及风能、 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 源的技术和产品标准,综合性基础和管理标准。 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国家标准,各省、区市制定地 方标准。 (3)在健全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家用电器的能效标 识管理和节能产品认证工作 23
①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公共建筑
项目
②建筑面积20万方米以上(含)的居住建筑项

③其它年耗能2000tce以上(含)的项目
④其它项目进行节能登记管理
14
(4)节能篇(章)内容
①项目概况 ②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③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④项目消费能源种类、数量及使用
⑤项目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10、进一步健全财政节能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2007年中央财政年初安排了50亿元,后又追加了70 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270亿元),推 动节能减排工作。根据第59条的要求,省级财政也应加 28 大投资力度。
11、利用价格政策,包括通过实行峰谷电价、差别 电价促进节能。 当前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利 于节能。 (1)价格机制 ①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政策出台 了电价调正方案,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 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试行差别电价。 ②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电监会发文 《关于进一步落实差别电价自备电厂收费政策有关 问题的通知》(发改电[2004]159号),对差别电价 做了进一步完善。 ③2005年11国家发改委发文《关于继续实行差 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 [2005]2767),决定进一步实行差别电价。 29 ④当前检查清理高耗行业的优惠电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
清华大学
孟昭利
1
一、法律法规、能源标准与设计规范
2
1.节能法(2008年4月1日实行)
(1)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
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
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2)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 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 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26
8、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 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能源审计。 2006年千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2007年底国家千家重点用 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已经全部完成,目前各省(市)正在省级重 点企业(约10000家)中进一步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方案》 表1:基本情况表。 表2:能源消费结构表。 表3:能源实物平衡表。 表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表。 表5:影响单位产品(产值)能耗变化因素的说明。 表6: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表7: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表。 表 8:主要耗能设备状况表。 表 9:合理用能国家标准执行情况表。 表10:规划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列表。 表 11:与上年相比节能项目变更情况表。
②钢铁、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电石、铁合 金、焦化、铜冶炼与电解金属锰行业准入条件。 ③关于铝、铅、锌、水泥行业结构调正指 导意见。 ④加强热电联产项目管理规定。 ⑤鼓励发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术。 8
(3)工业类能源标准与管理规范 ①设计与管理标准与规范 ②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③合理用能标准
④工业设备能效标准
12
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管理 (1)内容 项目节能评估定义,适用范围和内容;申 报审查、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2)项目节能评估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的科学性、合理
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与措施,为项目科学决策
提供依据。
13
(3)项目节能评估适用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进行节能评估与审查
4、尽快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2006)
( 1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法规、产
业准入条件)
(2)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3)建筑类标准和规范 (4)交通类标准和规范 (5)农业标准和规范 (6)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24
5、尽快落实电网节能调度 《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细 则和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已经完成,要抓紧制定对余热 余压利用、热电联产的上网政策。我国发电次序: (1)无调节能力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海 洋能、水能等) (2)有调节能力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 地热等)垃圾发电。 (3)核能发电 (4) “以热定电”燃媒热电联产、余热、余气、 余压等资源利用发电 (5)天然气、煤气化发电 (6)其它燃煤发电 (7)燃油发电
16
17
18
二、节能奖励办法
19
1、新《节能法》把握了三个方面的原则
(1)完善节能基本制度
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制度、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重点用能单位报 告能源利用状况制度等。 (2)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 通过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 和引导节能。生产高耗能产品必须符合单位能耗限 额标准,用能产品实行能效标识管理,对能源利用 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强制性能源审计等。 (3)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国务院有关部门也正在组织制定有关配套制度、 标准和管理办法。 20
③交通行业能源节约工作通知
④水运工程设计节能规范
⑤港口企业能量平衡导则
⑥港口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设计综合能耗评价办法 ⑦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11
(6)农业节能标准与规范 ①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与测试方法
②微型水力发电设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 检验与安装技术要求
③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④生物质能,秸秆气化装置建设标准测试方法 ⑤农村能源生态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规范 (7)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3
(3)第六十八条: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 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它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
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 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 目,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着国 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4
2.《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1)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 ②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 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7
9、对列入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技术和 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还要运用财政补贴等 措施,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的推广和使用。国家绿色照明 工程通过招标选取13家企业供应高效照明产品,中央财 政按招标价补贴居民用户50%,大宗用户30%。2008年推 广0.5亿只,一些地方也增加了补贴,到2009年1月中央 财政通过补贴2.8亿元,拉动社会消费6.5亿元,推广 0.62亿只灯,每年可节电32亿Kwh。减排CO2320万吨, SO23.2万吨。2009年再推广1.2亿只。
3、健全能效标准
(1)完善强制性的能效标准、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 限额标准、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等。
这是开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落后的高耗能产
品设备工艺等的实行禁止生产销售、限期治理和淘汰的 重要依据。 集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等已有22 种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目前已发布终端用产品能效国家标准23项,集中在 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工业及商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 同时正在制订工业锅炉、电力变压器等工业设备、商用
9
(4)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 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