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1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1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昨天我布置同学们去查你们家1——12份电费价格记录表,谁愿意把你查到的信息展示给大家。

生:1——2月份150元,3——4月份130元,5——6月份210元,7——8月份360元,9——10月份160元,11——12月份140元。

师:你能用统计图表示吗?
生:学生画条形统计图。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绘制条形统计图的?
生:横着表示月份,竖着表示钱数,一格表示40元。

师:我们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一数据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一数据呢?
学生猜想。

生: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是什么样的线呢?
学生猜想、试画
师:我们来看一看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样的?
(出示一个现成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样子)
师:怎样把12个月电费交款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呢?
生讨论,试着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师:怎样能更好的绘制折线统计图呢?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呢?
多媒体展示描点,连线的过程。

学生尝试画折线统计图
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从折线统计图上,你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用电的变化趋势,想到7、8月份是用电高峰,要节约用电。

师: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还在哪见过?
学生试着说一说。

(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都栽了蒜苗并记录了蒜苗的生长情况谁愿意汇报一下自己载的蒜苗的生长情况?(一生汇报)
师:大家和他的记录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说一说原因?
生:因为光、水、温度、肥料等因素影响着蒜苗的生长速度。

师:知道蒜苗的生长的情况,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呢?
展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绘制成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两者区别
生:我认为,用折线统计图更好,更能一目了然得看出蒜苗生长的趋势。

师: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
生:第9——12天长得比较快。

师:估计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生;我估计第10天大约长到12厘米。

师:预测第20天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