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

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

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

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B.“目标中心时期”C.“标准研制时期”D.“结果认同时期”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

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C.梅里尔D.皮亚杰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

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B.管理策略C.传递策略D.组织策略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B.工具C.方法论D.模式10.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四、实践题(共20分)应用教材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优点:(1)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明确而具体的指导。

行为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因此当确定好教学活动的行为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清晰地按照教学目标指明的方向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清楚的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按照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进行,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

(2)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

由于行为目标是清晰的、可观测的,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可以直接用行为目标来测量和判断,这使得教学评价就得清晰而客观。

缺点:(1)如果教学目标都采取行为目标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被忽视而消失。

(2)行为目标将学习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认为各个独立的部分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就破坏了学习的整体性,不利于通过整体性学习来陶冶学生的个性。

(3)事先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做法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成为不适合实际情况、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东西。

2.(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2)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3)建构评价过程;(4)设计和选择教学传递的方式和方法;(5)试用所设计的教学系统;(6)安装和维持系统。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A 2.A 3.C 4.A 5.B6.A 7.A 8.D .9.四、实践题(共20分)课外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分)(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2分)(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2分)实例(10分)。

注:整体和判卷教师灵活掌握4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2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四个方面。

A.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召开分析会议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策略,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优劣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

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从微观上看B.从中观上看C.从宏观上看D.从性质上看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C.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D.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7.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4个B.9个C.6个D.4个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B.要求学生作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C.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小组讨论B.讲演教学C.课堂问答D.演示教学10.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教授B.班华教授C.巴班斯基D.威斯顿和格兰顿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教学目标确定过程一般要经历哪4个步骤?22.学者伯顿和梅里尔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类成哪6类内容?四、实践题(20分)23.依据教材并结合个人经验,对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作简要分析。

试卷代号:1 1 69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C 2.A 3.A 4.A 5.A6.C 7.A 8.A9.A10.B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三、筒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

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的提出又分为三个小的步骤:首先是课程目标的提出;其次是单元目标的提出;再次是课时目标的提出。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也称为教学目标的取向),即根据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四种目标各自的优势和缺陷,确定哪些目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用形成性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

第四个步骤是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经过上述第三个步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22.(1)标准的需要;(2)感到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比较的需要;(5)预期的需要;(6)紧急事故的需要。

四、实践题(20分)23.分析要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用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媒体对其教学特性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一种教学媒体,其教学特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分)(1)可适应性。

(1分)教学媒体的可适应性有三个方面的要求:①对教学情境的适应性;(1分)②对学习者特征的适应性;(1分)③对学习任务的适应性。

(1分)(2)可利用性。

(1分)教学媒体的可利用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教师利用媒体时,操作控制的难易程度;(1分)②学习者对媒体使用时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者本人的操作难易程度;(1分)③学习场所、办学单位提供利用该媒体的难易、方便程度。

(1分)(3)低成本性。

(1分)媒体的利用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注意它的低成本性,该特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①媒体的购置、安装与制作成本;(1分)②媒体利用时的使用成本。

(1分)(4)高效能性。

(1分)注:整体和判卷教师掌握7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3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四个方面。

A.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召开分析会议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策略,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