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A4纸-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A4纸-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三章光和眼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全品中考网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图(3)图(4)4.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

如图(3)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B. 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C.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D. 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5.如图(4)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

小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

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6.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7.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

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

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9.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10.如图(5)是张敏同学拍摄的鸟巢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鸟巢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鸟巢靠近些,再拍摄;B.鸟巢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图(5)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12.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和引起的。

1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__v2(选填“>”、“<”或“=”)14.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

如果你的视力正常,则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 m。

15.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6)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6)图(7)图(8)图(9)图(10)17.图(8)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上的火炬点燃。

18.如图(9),这是一个电子手表在平面镜成的像,则实际的时间是: ___________。

19.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10)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0.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1.(1)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11)所示,夜晚,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

试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2)如图(12),光线AB射向玻璃板,请作出光线在玻璃板左右界面处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3)在图(13)中方框内补上光学元件。

图(11)图(12)图(13)四、实验探究题(本题3小题,共18分)22.(5分)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②下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右表。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23.(6分)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图14),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

(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图(14)(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24.(7分)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15)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图(15)(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15o75o230o60o345o45oAB(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若想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则烛焰到透镜的距离 。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13分)25. 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1)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16)所示,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图(16)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支蜡烛长短 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 。

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 、 的 像。

(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 。

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 。

八年级(上)物理单元测试(三)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D A B C A A A二、填空题11. 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 12. 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13. 3×108m/s > 14. 12.515. 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6. 120 小于 17. 反射 焦点 18. 12︰05 19. 增大 下20. 照相机 近视 凹三、作图题 21. 略四、实验探究题22. 20o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23. (1)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2)大小 (3)虚24. (1)会聚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靠近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玻璃后的像很近 无 缩小 正立较远 无 缩小 正立很远 无 缩小 正立五、综合能力题25.(1)发散(2)相同重合(3)正立缩小虚(4)汽车观后镜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