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30356 R叩0n
66655
91237
资料来源:UNCTAD:wodd
20Q5.
2.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跨国公司发展速度较快,但同国际上知名 的跨国公司相比在竞争力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跨国经 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跨国公司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结构较差 目前,中国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过大,占全国对外投 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 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左右。跨国公司 需要巨额资本进行跨国经营和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和新 兴工业化国家的资本雄厚,而中国的资本,特别是能用于 海外投资的资本非常有限,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 投资,这将阻碍开展国际经营的步伐。承包劳务企业自 有资金严重不足,难以获得进出口贷款,受国际市场带资 承包要求的限制,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扩大。目前发达 国家对外投资单项平均金额约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 约为450万美元,而1999年中国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 金额只有220万美元,若将累计对外投资项目考虑在内, 则这一指标更低。这使中国跨国公司缺乏境外扩张和在 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实力,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 差。 (2)一些企业经营目的不明确,存在盲目性 跨国企业的经营,必须具有明确的经营目的。然而, 中国的一些企业海外投资目的不明确,盲目上项目的现 象相当普遍。有些企业境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 已淘汰的废旧设备、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个别企业甚至是 为了转移国有资产;有些企业投资的前期市场调研不细, 目的性不强,对市场变化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盲目投 资;还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对外承诺许多项目,而不 能实现,造成不良影响;境外投资项目重复建设的现象依 然存在。 (3)一些企业不具备应对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跨国公司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性的超巨型企业,客 观上需要高度严密的管理。而当代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早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规范化的管理 技术。而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着很大的 差距。受企业自身规模及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约束,企 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阻碍了开展国际化经营 的步伐;承包劳务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难以获得进出 口银行贷款,受国际市场带资承包要求的限制,影响了业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一个国家跨国公 司的数量和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 模和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大 力发展跨国公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国公司伴随对外直接投资的 逐步增加,从无到有得到逐步发展,现已初具雏形,跨国 公司对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跨 国公司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 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形成一批有实 力的跨国企业和品牌。如何大力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是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力图作粗浅探讨。 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1.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 中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企业海外 直接投资的基础上的。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 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2亿美元,其中股本投资
497
3蚴
hlvestⅡlent
首先,对外投资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部门分割, 各自为政,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有实力、有优势的企 业想“走出去”的出不去,因为审批制度过严、过于繁杂, 而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却通过非法途径“溜出去”,逃避 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并造成国有资产的海外流失。 其次,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比较繁琐。目前由政府部 门对每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批,不仅审批环节多, 而且时间长,也影响了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 管理体制下,不少企业采取化整为零,先生存再发展的策 略。最后,中国目前尚无规范对外投资的法律,财政、金 融、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仍需完善和加强;信息服 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 与投资相关的国际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涉外中介机 构的作用还有待强化。境外投资的保险、保障机制亟待 建立。 (5)研究与开发能力有限 当代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靠高 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如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工程 等,在当代跨国公司中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丽中国跨国公 司在高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只有某些相对优势,而没 有绝对优势。 二、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对外投资的外部
万家。该报告列举了2003年发展中国家按海外资产排列 的5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其中中 国大陆有5家公司入选(见表1)。在2003年世界总资产 排名前50家金融类跨国公司中,中国大陆有中国工商银 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3家银行入选。另据联合国 贸易与发展会议推测,截至2004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的总存量为388.25亿美元(见表2)。 表1 2003年中国入选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非金融类 跨国公司 (按海外资产排名;单位:百万美元/雇员数)
环境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跨国公司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政府应高度重视本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并为其 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政府可成立跨国公司委员会, 统一国家对跨国公司的宏观指导与支持,改革不适应全 面开放的管理机制,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跨国 公司接轨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政府要制 定《跨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规 体系,依法协调、保护东道国、投资主体与投资母国之间 的利益,调节各类经济主体对外投资行为,促进对外投资 经营的健康发展;制定中国跨国经营的战略规划,确定总 体规模、行业定位、区域选择、投资主体、投资结构、融资 方式等,加强产业指导和区域导向,重点开拓发展中国家 与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市场;提供权威性的信息和信息 咨询服务,加强技术援助,健全对外投资经营风险预测和 防范系统,减少对外投资非经营性风险,增强对外投资企 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开拓创新,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 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支持企业 跨国经营。
公司名称 排名 所在行业 资产 国外 资产 中国远洋运

销售额 国外 销售 总销 售额 国外 就业
就业
位次
总资 产
总就业
运输和 仓储 石油开采、
8457
1踟
97653
6067
9163
4600
64586
输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
13
4060
5218
57423
22000
1167219
集团公司
冶炼、分销
25.吲乙美元,当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
FDI流出存量
1990
4455
2000
27768 38别行政区 中国台湾省
20691 45073 2809 9r735
193348 455永西 2801 17581
245467 456833
4195
38825 405589
11920
(4)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
中国建筑
19
建筑
3417

14479
2716
9134
1705l
121549
工程总公司 中国海洋
38
石油和
1467 1877 6507 j000
石油总公司 中国五金矿
46
天然气 矿产开采
1150 5352 1933 1168 973 33000
240∞
产集团公司
和加工
InvesIInent
资料来源:uNcTAD:w甜d
企业共计82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7.12亿美元;截至 2004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累计批 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8099家,分布的国家和地区达160 多个。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I'AD)发布的 《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仅中国大 陆已经有2000家跨国公司母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有21.5
一55—
万方数据
周新德: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2.企业“走出去”要分析经营环境,要有明确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后,日本企业对海外投资 形成高潮,其中许多企业并不认识海外的经营环境,也无 明确的目的,仅仅是“横向攀比”,别的企业都“走出去”做 海外投资,他也要赶上潮流不要“落伍”,结果,或是“血本 无归”,或是遭受重挫。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企业 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对投资环境有详尽分析与了解,投 资的目的也应相当明确,或是为利用经营资源的成本优 势,或是为了确保扩大市场份额等等。 3.企业应不断创造并维持独有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拥有著名品牌、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 优势等是跨国公司共同的特点的话,那么企业独有的竞 争优势则更能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日本跨国公司相对 于欧美跨国公司拥有一些独有的竞争优势更进一步增强 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例如,跨国公司问题专家公认,日 本跨国公司拥有“生产制造技术及生产制造创新的优 势”。这种优势也是一种企业文化上的优势,例如,重视 生产制造现场的信息沟通,在员工中开展Qc小组活动不 断重复“改善”的过程,从而形成丰田式、佳能式生产方式 等无形资产。另外,日本跨国公司的营销投资先行,生产 制造投资跟进的手法都是日本跨国公司独自创造并不断 维持的竞争优势。中国跨国公司除了在品牌建设、技术 创新、经营改革方面要不断努力之外,还要在中国企业文 化基础上创造并维持独有的竞争优势。 4.实施兼并收买战略要避免“虚荣心”和“头脑过热” 日元升值后,日本企业一时“财大气粗”,头脑过热, 大量兼并收买美国企业、美国金融及不动产等,而且“虚 荣心”膨胀,以购买了美国纽约“象征性建筑物”为荣,不 少生产制造业也以“经营多元化”之美名涉足于本来不擅 长、不熟悉的金融业和不动产业,结果遭受重挫,“赔了夫 人又折兵”。这一教训,中国企业应引以为戒。 5.增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跨国公司依靠其强大 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拥有全球 技术转让的70%,技术专利的80%。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年度研究与开发投资达80多亿美元,沃尔玛利用先进的 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它曾经投入4亿美元巨资,委托 休斯公司发射商用卫星,实现全球联网,使总部可以在1 小时内对全球4000多家分店每种商品的库存量、上架量 和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从而进行高效的商品配送。近 年来,中国海尔与德国的迈兹、荷兰的菲利普、美国的 [参考文献] [1]于斌.跨国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鲁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3. [3][美]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 民大出版社,1998. [4][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中国 人民大出版社.1997. [5]卢进勇.关于加快发展跨国公司的几个问题研究 [J].国际贸易,2006,(2). [6]李连仲.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我国的对策[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3). [7]王晓红.跨国公司发展与战略竞争[M].人民出版 社,2004. [8]杨清.我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企业条件分析[J].宏 观经济研究,2004,(12).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企业的股权,获得直接相应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与拥有 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如在 品牌、营销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开展研究 开发和创新,强化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核心竞争 力。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 主体,重构R&D为中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多方筹集企 业技术创新资金,建立由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高等学校 组成的,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在 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确实构 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增强跨国公司 的技术创新能力。 6.实施发挥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经营战略 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全球一体化经营是跨国公司的 一个主要特点,但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 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更加 重视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例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上 海生产的“桑塔纳”轿车的零部件在中国的采购率高达 87%。要本地采购、本地研发、本地制造、本地销售,以及 任用本地技术与管理人员,使中国产品国际化,获得越来 越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要寻找合适的当地代理人、律师, 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商务习俗,注重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培 养本地管理人员。要进行本地研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节约运作成本,研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技术优势。 要与本地政府建立双赢合作关系,与本地企业建立长期 诚信的友好合作关系。让产品满足当地人的需求,经营 方式符合当地的法规习俗,经营目标符合东道国的发展 战略。通过本地化策略,很好地利用东道国的天时、地 利、人和的优势,并强化自身整体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 稳脚跟,拓展经营领域,更好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