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名校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初中名校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名校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2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阴晦.huì嗔.怒chēn 奄奄..一息yān 一泻.千里xièB. 祈.祷qí蜷.伏quán 鳞次栉.比zhì翘.首远望qiàoC. 攫.取jué刽子手kuài 硕果累累..léi 舐.犊之情shìD. 躯壳.qiào 诘.难jié气吞斗.牛dǒu 生意盎.然à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嘹亮焦躁旁证博引多姿多彩B. 馈赠慰籍驰名中外断壁残垣C. 震撼对峙断章取义折衷是非D. 抵押魁梧灿若星辰无精打彩3. 古诗默写(4分)①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③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 根据诗文写成语。

(5分)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___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____藏在深宫人未识________________5. 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意象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

(4分) 例句: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修改下列病句,请将修改后的答案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①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4分)①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的含义。

②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5分)(一)小名(20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

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

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

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

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

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

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

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

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

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

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

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

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

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写信回来。

淼儿!”我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8. 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

(2分)9. 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_________;12. 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买馒头(15分)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

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⑥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⑦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⑧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⑨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滋味。

⑩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

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⑪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⑫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细腻。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⑬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⑭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与热望。

⑮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14. 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点概述。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A. ○10⑪段之间B. ⑪⑫段之间C. ⑫⑬段之间D. ⑬⑭段之间16.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又生动形象。

请赏析第⑬段中的画线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根据上文与下面的资料,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