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气站施工方案.

加气站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1.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2工程简介二.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2.1 质量目标2.1.1质量目标2.2.2施工执行规范和标准2.2 进度目标2.2.1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2.2.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三.项目部组织质量保证体系3.1项目部人员组成3. 2质量保证体系3. 2.1项目部质量职能分配四.网架的加工制作4.1 网架杆件制作4.2 螺栓球制作4.3 涂装、编号4.4包装和发运4.5网架焊接工艺4.5.1焊接要求及规范标准4.5.2焊接操作工艺4.5.3焊接防变形措施4.5.4应注意的关键问题4.5.5焊接过程的检查4.6网架安装施工过程4.6.1安装工艺流程4.6.2施工准备4.6.3施工方法综述4.6.4质量检查4.6.5质量标准4.7质量记录4.8网架制作质量措施4.8.1、人员管理4.8.2、设备管理4.8.3、材料管理4.8.4、技术准备4.8.5、质量过程控制4.8.6、特殊过程控制4.9网架制作进度保证措施4.9.1、网架制作进度计划4.9.2、网架制作劳动力计划4.9.3、网架制作设备五.网架的吊装六.屋面安装的组织6.1屋面安装设备组织6.2屋面安装材料组织6.3屋面安装安全保证措施6.3.1电气安全措施6.3.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6.4屋面板安装方法七.安全管理八.成品保护1. 工程概况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①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图纸。

②根据国家颁布的现行建筑施工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建筑、安装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安全规程及重庆市对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参考国家工期定额。

③根据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

○4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并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钢网架施工的经验。

1.2工程简介1.2.1 工程名称: 北碚城南加气站网架工程1.2.2 建设单位: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3工程地点:重庆市北碚区1.2.4网架覆盖面积:400.0平方米1.2.5跨度:20.0米1.2.6网架结构:碳钢螺栓球节点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1.2.7屋面结构形式: 压型钢板屋面2.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2.1 质量目标2.1.1质量目标:确保单位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各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

2.1.2施工执行规范和标准:A、《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B、《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C、《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D、《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E、《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F、《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G、 ISO9001质量认证的质量体系文件2.2进度目标 20天2.2.1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后附施工总进度计划表)2.2.2工程施工进度控制A、有关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的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按合同工期竣工。

施工现场必须坚持每周召开三方联系会,施工方的工程进度须按双方签定的工程施工合同按期完成。

B、有关形象进度目标管理、项目经理部必须抓住本方案的形象进度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认真编排周形象进度计划,并实施于施工过程中,使每一个环节都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以达到按期交工的目的。

C、有关劳动管理办法:项目部实行奖惩制度与每班组成员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从而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

2.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A、组织管理上:开工前全体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全体人员时刻都有文明施工的意识。

B、工地卫生、消防要求:现场材料分类堆码整齐,标示明显,消防配备符合要求。

每天作业结束后作业班组负责作业现场的清理。

C、现场临设:现场的临设布置整齐合理,体现网架专业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

3.项目部组织质量保证体系3.1项目部人员组成根据本工程情况,我公司组建技术力量强,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部。

3.2质量保证体系3.2.1项目部质量职能分配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工作。

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预算。

3)、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副经理:1)、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预算。

2)、负责施工队伍施工能力、施工质量的调研。

3)、组织工程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4)、负责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进行检查与控制。

设计负责人:1)、对施工详图设计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2)、负责协调与设计院和业主的设计技术联系。

3)、参与网架制作、网架安装的技术交底工作。

4)、解决工程设计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问题,保证设计满足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5)、负责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论证与试验。

6)、进行系统分析,标出与工程安全和正常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设计特征。

技术负责人:1)、负责审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

2)、负责审定工程项目的施工、制作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3)、负责处理设计更改及技术核定单事宜。

4)、负责管理技术交底工作,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5)、负责组织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6)、负责竣工图的绘制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制作负责人:1)、负责编制工程项目的制作工艺及制作组织设计。

2)、负责组织网架制作的技术交底工作。

3)、负责网架制作工厂制作能力的管理。

4)、负责网架制作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施工员:1)、负责工程项目现场工程管理工作。

协调处理施工中发生的技术、质量问题。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3)、负责施工现场劳动力调配,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按计划进度进行。

4)、对进场物资、施工设备及机具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物资、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5)、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要求组织施工。

材料员:1)、保证采购的物资符合图纸、技术资料和采购文件要求。

2)、依据公司编制的合格分供方名单选择厂家采购物资。

特殊情况,需采购合格分供方名单外厂家物资时,应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3)、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应有质量保证要求。

4)、负责现场施工材料的标识、进出、分发和保管。

质安员:1)、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及安全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2)、按施工图、技术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保证措施要求,对采购物资,施工、安装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并提出检测报告,保证不合格物资不投产,不合格构件不安装,不合格工序不转序。

3)、在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守和督促工人执行“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加强流动检查,防止不合格发生。

4)、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条件(人、机、料、法、环)控制。

对施工现场的工艺纪律、文明施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实施监控。

5)、参与工程项目各项质量评定并确定质量等级。

4.网架的加工制作4.1、杆件制作: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网架杆件在车间下料,下料尺寸严格按照图纸执行,杆件的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1mm,并且考虑杆件焊接收缩量为0.5mm4.2、螺栓球制作:1)、工艺流程:2)、螺栓球锻打成型后,出试验报告,对有怀疑的抽样复查。

用10倍放大镜目测或用磁粉探伤方法,对其外观进行检查,严禁有过烧、裂纹胶隐患现象。

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少于5个,一旦发现裂纹则应逐个检查。

螺栓球的直径允许偏差为±1mm,球的圆度偏差不大于2.5mm。

4.3、涂装、编号:(1)、支座除锈:在制作前,钢材表面应进行除锈,除锈质量等级达到《除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这规定。

(2)、支座涂装:A、钢材经除锈处理后,喷涂装底漆二遍、面漆一遍、安装完成后在现场面漆一度。

B、涂装时的环境温度的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

(3)、编号:在施工过程中,在杆件中部根据配料单标注标编号,螺栓球节点在球表面用钢錾打上编号及工号。

4.4、包装和发运:(1)、包装应在涂层干燥后进行,包装应保护构件涂层不受损伤。

网架杆件包装成捆,节点、支托、支座均包装成箱,确保运输过程及现场堆放不会散失。

(2)、包装箱上应标注构件和零件的名称、编号、数量、重量、重心和吊点位置等,并应填写包装清单。

4.5网架焊接工艺4.5.1、焊接要求及执行规范标准:1)、焊接要求:焊缝质量按设计要求。

2)、执行规范标准:《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剖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碳钢焊条》(GB5117)《底合金钢焊条》(GB5118)3)、焊缝形式:单边角焊缝4.5.2焊接操作工艺:本工程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

1).焊条的烘干:焊条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烘干。

烘干焊条后,禁止将焊条突然放进高温炉内,或从高温炉中取出突然冷却,防止产生药皮开裂脱皮现象。

2).焊前准备:检验构件下料的长度和垂直度及剖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点固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接材质相匹配,焊接电源要比正式施焊电流大。

点固焊点数和长度应以焊接过程中不致使其开裂和位置偏移为准,焊点两侧应平稳过渡,焊点高度一般不超过焊缝高度的2/3。

点固焊完毕后,应清除熔渣、飞溅等。

检查点焊质量,如出现开裂、气孔、熔合不良,应将其磨掉重焊。

3).焊接:施焊前将施焊处及其两侧(10mm)的水、油污等清除干净。

根据焊条直径选择焊接电流。

第一遍焊接焊条直径选用3.2mm,焊接电流为100~130A,冷却清渣;第二遍焊接焊条直径选用4.0mm,焊条电流为160~210A,冷却清渣;第三遍焊接焊条直径选用4.0mm,焊条电流为160~210A,冷却清渣。

注意事项:焊接时应作适当调整,使焊缝在两侧母材获得良好的熔合。

引弧和收弧应在施焊区内,禁止在母材上打火。

4.5.3、焊接防变形措施:防止焊缝及热影响区产生热组织,严格控制焊接电弧在某一点(处)的停留时间。

4.5.4、应注意的关键问题:1)、防止空气侵入焊接区,应采用短弧焊。

2)、一层打底焊,为使根部熔透,应适当采用大电流焊接。

3)、禁止在坡口以外的钢管引弧和收弧。

4)、一层焊缝焊完后,应将其熔渣、飞溅、焊瘤清除干净,并检查其焊缝质量,待无缺陷后,再焊第二层焊缝,其他道次类推。

5)、两层间的焊接接头应错开2~3mm,不能重叠。

6)、严格检查接地情况,谨防杆件接地不良在杆件上出现打火现象。

4.5.5、焊接过程的检查:1)、一般规定:焊接质量检验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2)、监督检查焊工严格按焊接工艺及技术操作规程施焊,并检验焊工施焊资格。

3)、外观检验:底炭钢构件应在焊后冷却到工作环境温度。

一般用肉眼和量具检验焊缝和母材的裂纹及缺陷,也可用放大镜检验。

焊缝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

4)、超声波探伤:利用脉冲反射式直接接触法垂直探伤和斜角探伤两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