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操作应急预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洛阳龙羽宜电有限公司在建的4X260t/h烟气脱硫工程的后续处理装置的性质属于化工领域的硫铵化肥生产装置。
计划建成投产日期2006年12月12日,装置生产硫铵化肥的性质为连续生产,计划年运行时间为7200小时,生产能力为吨/年。
作为一个化工装置,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
对安全试车及安全生产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安全准备。
安全准备要着重从工厂生产装置的实际出发,研究其危险性的来源及特点。
对可能接触到有危险性的化学物料的操作必须有现场操作的应急预案。
在安全准备工作中,首先要认真贯彻以下三条总体原则:1.积极推行全员预防性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2.实行早期隐患检测,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3.搞好人身安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一.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化工投料前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例(1)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管件、材料、制造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满足工艺要求。
(2)设备、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合格。
(3)系统气密试验和泄漏量符合规范标准。
(4)安全阀调试动作在3次以上,确保起跳灵敏,并要核对相应工艺装置的压力,试后应有安全部门铅封。
防爆板、阻火器、呼吸阀、水封、分子封、真空破环器等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安装质量优良。
(5)工艺各报警联锁系统调试合乎要求,并经静态调试3次以上,确定动作无误好用。
(6)自控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分析)经过调试灵敏好用;就地安装的表计,应有最高、最低极限标志。
(7)高压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泡沫装置、水幕、自动消防、消防通讯报警、可燃气体探测仪等等,都应经过安全消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进行实际试验,证明好用。
要配备足够消灭初期火灾所需数量的灭火器。
(8)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所有设备、管架的接地线要安装完善,测试合格。
(9)电话、信号灯、报话机、鸣笛、嗽叭等安全通讯系统,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好用。
(10)通风换气设备良好,达到设计的换气次数。
(11)凡设计要求防爆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均应符合防爆标准,不经批准,不得使用临时电线和灯具。
(12)安全防护设施、走梯、护栏、安全罩要坚固齐全,现场洗眼与淋浴器要保证四季畅通好用。
(13)沟坑、阴井盖板齐全完整,楼板穿孔处要有盖板,地面平整无障碍,道路编号清晰而且畅通无阻。
(14)装置区内清扫完毕,不准堆放杂物,尤其是易燃物品,对日常使用的油品和化学药品要堆放在安全部门指定的地点。
(15)生产指挥人员、操作人员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合格,方准任职上岗。
(16)各种规章制度齐备,人人有章可循。
(17)设备标志、管线流向标志齐全,厂区消火栓、地下电缆沟、交通禁令、安全井等标志齐全醒目。
(18)开车必备的工器具及劳保用品齐全,并符合防爆防火要求。
(19)建立健全群众性安全、消防、救护组织,并经过训练,能够掌握灭火救护本领,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做到平时有责守,急时能用上,临危不乱。
(20)紧急救护器具齐全,包括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安全带、担架、急救箱等,并且大家都会使用。
调试期间安全措施调试期间要贯彻和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龙羽宜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提高安全文明管理水平。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调试期间的安全生产,使工程调试工作顺利进行1.进入调试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着装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穿拖鞋、凉鞋和高跟鞋进入现场,带电和高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同时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2.调试现场保持清洁,设备、仪器具堆放合理,道路畅通。
3.电气、热控设备的送、停电必须符合规程和设备厂家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作详细的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进行设备的送停电。
设备停送电操作需有监护人,并挂警示牌。
4.进入调试阶段应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
加强调试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文明调试。
5.调试期间脱硫系统设备区域的消防系统必须投入。
6.调试期间加强现场保卫管理,强化通行证制度,调试人员必须佩戴现场通行证。
7.脱硫系统现场的照明、步道及护栏、电梯检验合格。
8.重要保护联锁的投入和切除需经调试指挥组同意,并作书面记录。
9.系统动态试验应取得FGD调试指挥机构的同意并由其安排时间进行和指派运行人员密切配合。
10.系统投运时,FGD应处于稳定的运行工况,相关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试投期间应密切注意FGD的运行情况及被试验设备和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将系统切回手动,由运行人员采取办法稳定FGD的运行。
11.所有的现场调试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其安全性能。
12.系统试运后,若调试现场发生意外危险,所有人员应尽快远离危险区。
经验证无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处理故障。
正常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厂和车间两级安全组织,配好称职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员。
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如下。
(1)把安全工作纳入各种技术管理规程,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2)落实从厂到安全员的各级人员安全负责制和安全消防设施的责任制。
定期进行学习训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搞好自身水平建设。
(3)不断反复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遵章守纪保安全的教育。
(4)监督检查各种安全规程和责任制的执行,预防可能产生的各种事故,把教育、监督、预防密切结合起来。
(5)要确保机、电、仪等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排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严格按照受压容器规程及各种有关规程办事,确保安装试车每一环节的质量,达到设备台台完好。
要对每一套装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各个部位可能发生危险的因素和危险的区域等级,编制厂、车间两级事故处理方案,在事故预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制定各种相应措施。
要把防泄漏、防明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器火花、防冻裂、防残氧、防窒息、防震动、防违章、防误操作,作为执行安全预防方针的主要内容。
操作工、检修工、电气仪表人员和安全员的巡回,要按时点检,以期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隐患。
建立健全消防系统,严格训练专职和义务消防人员,制订灭火方案,并按此进行训练。
要不定期地搞假火情演习,以培养和检查消防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认真进行安全检查。
在试车前必须按照“安全二十条”进行反复的安全检查,做到隐患不消除不能开车,事故处理方案不落实不能开车,安全部门不确认不能开车。
二.装置内化学物料的操作安全管理装置内的化学物料性质2.1.1 氨水的性质该工程采用氨水为脱硫剂。
氨水较容易挥发出气氨,氨的性质如下:性状:氨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
在适当压力下可液化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当压力降低时,则汽化逸出,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
氨有毒,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氨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碱性。
理化常数:沸点:-33.5℃熔点:-77.7℃自燃点:651℃爆炸极限:~%最易引燃浓度:17%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最大爆炸压力:临界温度:132.5℃蒸汽压:-33.6℃时为1大气压4.70℃为5大气压25.7℃为10大气压50.1℃为20大气压蒸汽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大气压危险特性:受到猛力撞击使钢瓶损伤时,气体外逸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
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氨水。
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
空气中氨浓度达~%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
有油类存在时,会增加燃烧危险,气态氨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低浓度的氨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引起水肿甚至昏迷。
因此,操作时应注意安全生产。
本装置使用的脱硫剂为18%的氨水,生产每吨硫酸铵需要氨水不超过。
氨水由洛阳化肥厂供应,槽车运输。
2.1.2 硫铵的性质本工艺的脱硫产品为硫酸铵,其物理性质如下:硫酸铵为无色晶体,分子量,密度1769kg/m3,熔点为235℃。
硫铵饱和溶液的性质:沸点108.9℃;硫酸铵的溶解度: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安排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职工从事特种作业,制定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2.1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制订预案的目的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由于操作、物料、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还存在。
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
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
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
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2个:(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2、制订预案的原则生产安全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状态。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言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
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2)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
采取措施,万一发生事故,也只能在局部,不会蔓延。
“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
3)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1)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