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21.与朱元思书基础训练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天下独绝.千丈见.底
A.绝 B.见
猿则百叫无绝.有时见.日
一百.许里经纶世务者.
C.百 D.者
猿则百.叫无绝中轩敞者.为舱
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山丽水和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写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5.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一文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面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天山共.色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7.填空。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____________之美。

8.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反”通“返”,返回,其他各项都没有通假字。

2.B解析:A项中的两个“绝”意思分别是“绝妙/断、停”。

c项中的两个“百,,意思分别是“十的倍数/概数,极言其多”。

D项中的两个“者,,意思分别是“……的人/…”·的部分”。

B项中的两个“见”都是“看见”的意思。

3.D解析:应为“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D解析: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是以动衬静,衬托山林的寂静,不是“以静写动,显示春天山中热闹的景象”。

5.(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虽乘奔御风不必疾也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默写,要理解题干的意思,注意个别字的书写,如“碍…‘御”等。

6.(1)一样(2)表示约数,左右匾圃‘‘共”可结合常用义“共同,一起”来解释;“许”用在数词后,可联系《核舟记》里“高可二黍许”的“许”来解释。

7.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解析:第一段点明写的地点是富春江上,最后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第二段写了水,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出水清,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看出水急。

第三段写了富春江两岸的群山。

8.(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

(2)(只有在)枝条稀疏交错掩映(的地方),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解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出重点词语的意思,语句通顺即可。

第(1)句中“负势”“轩邈”“直指”重点翻译,第(2)句中“见”重点翻译。

9.作者通过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和忙于政务的人的感受,从侧面突出了自己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圆圈由“窥谷忘反”可以看出这里景色的优美,由“望峰息心”可以看出作者鄙弃名利,热爱山水的志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