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
●作业导航
1.深入感受山水的奇异之处;
2.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3.了解文章的体裁。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ɡ)
C.嘤嘤成韵(yīnɡ)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3.根据课文填空。

(1)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4)这篇文章选自______朝梁文学家______________之手,他的字是___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5.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8.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9.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10.作者写作此文时的处境如何?(可用原文回答)
11.题为“西山宴游”,第一段以大篇幅文字生动概括地说明作者平时游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和在这些地方游宴时的乐而忘形的具体情景,这对写西山有何作用?
12.文章开篇概括地指出了卓立不群的西山的特征的文字是什么?
13.第二段写始游西山,着重写在山顶的所见所感,其中写登高眺望的全景的句子是什么?
14.如何理解“山之特立,不与培塿”既是对西山“怪特”的概括,也是作者的自我象征?
15.体现作者感受的最后升华的句子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
16.仿句:瀑布唱道:“我找到自由时,也就找到了歌。


参考答案:
一、1.B(xuān)
2.D动词作名词,奔马
3.略
4.(1)左右,不定数。

(2)跟随。

(3)树枝。

(4)如同。

5.BC
6.(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8.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
9.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

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

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言之成理即可)
二、10.“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

”(作者因王叔文事件遭贬谪,经常忧惧进一步的迫害)
11.做陪衬,从而突出西山,吸引读者注意。

12.怪特。

13.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4.柳宗元有改良政治的大志和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

他对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热烈赞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坚持特立不群的品格的自我表现。

1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登临西山顶峰所获得的与大自然浑而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忧惧和悲愤一扫而空,精神上获得了莫大的解脱。

16.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