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cm cg c
c d p h B B Q Q A h 66
.090
.02)1(04.1⎪
⎪⎭⎫ ⎝
⎛-⎪
⎪⎭⎫
⎝⎛=μλ
12t c c
Q Q Q Q +=
15
.0⎪⎪⎭⎫
⎝⎛=z z d H B A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p ——频率为P %的设计流量(m 3/s);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s); Q t1——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s);
B cg ——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桥孔总长度; B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 λ——设计水位下,在B cg 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 h cm ——河槽最大水深(m);
A d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 d >时,A d 值可采用1. 8;
H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

②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渡冲刷的产生是由于桥墩阻碍了水流,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一般在墩前两侧发生集中现象,引起动能增加;另一方面水流受阻后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由于水流形态变化,桥墩附近水流冲刷能力加大,在桥墩处产生冲刷坑。

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当V ≤V 0时,⎪⎪⎭⎫ ⎝⎛-=0015.06.012'V V V h B K K h p
b ηε
当V >V 0时,2
0015.06.012'n p
b V V V h B K K h ⎪⎪⎭
⎫ ⎝⎛-=ηε
24.02
.22375.00023
.0d d
K +=η 5.00)7.0(28.0+=d V
55.00)5.0(12.0'+=d V
d V V
n lg 19.023.002)(+=
式中:
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K ξ——墩形系数; B1——桥墩计算宽度(m); h p ——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d ——河床泥沙平均粒径(mm); K η2——河床颗粒影响系数;
V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m/s), V o ——河床泥沙起动流速(m/s); V ,0——墩前泥沙起冲流速(m/s); n 2 ——指数。

冲刷深度计算数据及结果详见表1。

表 1 桥梁冲刷数据及结果表
冲刷深度计算结果详见表4-18。

表 4-18桥梁冲刷深度计算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