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科恩的科学发展理论图解
学 科 的 研 究 水 平 前 典 范 期 专 业 化 典 范 期 1
危 机 期 与 革 命
典 范 期 2
危 机 危 期 机 典 与 期 范 革 与 期 命 革 2 命 之 2
典 范 期 3
时间
§2. 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回顾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 论流派有关,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 主义、结构主义,其中经验主义是人文地理 学最古老的方法论,也是传统地理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方法论是在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是当 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方法论。
经 验 主 义 的 研 究 模 式
感知经验
杂乱的事物
定义、分类、量度 有条理的事物 归纳、概括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与应用
人文地理学为什么会有这么悠久的 经验主义方法论传统?
• 经验主义本身就是人类悠久的方法论。 •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内容的 庞杂,使其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往 往造成研究仅仅是对现象的定性描述,建立 的只是半科学半文学的知识体系。 • “区域”的独特性使得研究者仅凭经验就能 取得巨大成就,使得地理学成为“例外论” 的有力证据和范例。
人本主义方法论
针对实证主义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西 方一些人文地理学工作者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 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 经济成分。这种思想被称为“人本主义”。 但是,人本主义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 响都是潜在的和间接的,并没有向人们提供一种直 接的方法,仅仅是一种观点和角度。因此,其影响 相当有限。
•
•
3.具有文化性的“文化转向”阶段
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在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结 构与(重构)空间结构的体系,“命令式”的“结构”与“体系”与 被迫“志愿”、“自由”的人地关系成为重构“文化空间”的主动力。 1990年开始,质疑“经济决定论”和反省资产阶级精英(主导)文化 对空间的解释,并在反现代思潮的背景下关注各种空间议题,从文化 的角度讨论地理问题成为新的方向,形成了“文化转向”浪潮。10多 年来,这个发展方向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前沿学科: • 对“自由的”人群(文化)研究推衍出了诸多复杂性“后现代主义” 的人类行为文化,使人文地理学前沿跳出了行为地理学“认知行为” 的限定,形成了“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研究学科,其核心在于进一 步研究生活场所(地点)的文化因素构成的(微)区位理论。 • 区域或地点重构折射出道德规范、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的“后结构主 义”文化,其核心不但强调“经验世界”中对“物”的经验空间,还 重视对情感、价值等“非物”的经验空间。其对文化空间人地关系的 解读是“地点(文化)理论”(学科)创建的前沿方向。
经验主义与休谟问题
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是出身于苏格 兰的哲学家,因提出对因果律的怀疑(即休谟问题) 而声名不衰。休谟是怎样提问题的呢? • 把人类理性的一切对象分为两类:“观念的关系” 和“实际的事情”。 • 观念的关系靠演绎逻辑来研究,基本规律是矛盾律。 • 实际的事情靠感官、记忆来判断、研究,基本规律 应该是因果律。
• 结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产生了更加具有哲学意识的“空间分异与(社会)行 为”的交互作用连续结构原理方向。使人文地理学核心研究方向从空间原理 转向了“地点place理论”。 在批判“男权主义”的基础上,延伸研究“差别与地位社会问题”的女权关 注,并拓展到“社会边缘群体”与区域公正的关系研究,初创了“地点文化 理论”方向。 在对空间的行为支配方面,以“要有权力必须尽义务”的思潮法则实现社会 平等、空间公正的社会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思想”的规划原 理,提出了行为文化对空间的能动关系。
经验主义方法论
• • • • • 科学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观察(即经验)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综合归纳是科学研究得出结论的唯一途径。 归纳是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 从过去推论未来,必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 片面性。 • 把一个个有关肯定和否定的经验事实搜集起 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文化转向”被认为发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 变化的动力本质,该动力源于思想(价值,情感等) 产生的文化动力,即“文化改变世界,文化营造空 间”。 总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是通过方法论的不断批 判性进化以推动其现代前沿化。可以认为,自然地理 学家是通过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取得进展,人文地理学 家是通过踩在别人的脸上取得进展。
§3.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一、引言 二、5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发展 三、“文化转向”的空间动力本质与结构 四、 “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发展 五、小结
一、引言
地理学的方法论在新世纪初年再度成为国际地理科学 研究的热门话题。1960年以来,形成了12个新的研究方法: 1.(传统发展的)经验主义方法 2.(实践构建现实的)实用主义方法 3.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与批判理性实证)方法 4.行为主义(客观整体分析行为与微观个性人本行为)方法 5.(理解空间意义的)现象学方法 6.(支配空间价值的)存在主义方法 7.(思想构建空间的)理想主义方法 8.(强调社会对空间约束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9.(关注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与扩散的)唯物主义方法 10.(重视所有社会构建空间不同特性的)后现代主义方法 11.(重视认知与环境构建的)后结构主义方法 12.(倡导边缘人群空间公正的)女性主义方法
实 证 主 义 研 究 模 式
感知经验
真实世界结构的映像
一种先期模式(映像的正式表现)
负 反 馈 假设 正 反 馈
实验设计(定义、分类、量度)
数据 检验程序(统计检验等) 法则和理论的建立 解释与应用
实证主义的典型
• • • • 计量地理学 区位分析 区域科学(空间分析) 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特点是:定量化、模式化、模型化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 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向。事实上,结构 是与系统、功能、元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结构主义 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 现实。其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 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所以解释不可 能单凭对现象的经验主义研究就能完成,这与注重经验、观 察的实证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两个重要影响: • 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 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 •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当前,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 间形式和本质结构。
实证主义的意义与不足
实证主义的革命性意义:
• 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使地理学由“独特性”研究走向 “规律性”研究。 • “空间研究”范式趋向成熟。 •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
• 严重的经济决定论倾向,认为人都是“经济人”。 • 含有强烈的普遍性意义,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 所有行为的规范。 • 地理系统是多变量复杂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 因而演绎模型具有相对性。(即模型的重现性差。)
三、“文化转向”的空间动力本质与结 构 1.文化营造空间的微观能动系统 2.“存在空间”的时间-文化结构 3.解构“存在空间”的理论元
1.文化营造空间的微观能动系统
1.1营造空间的行为动力源
存在空间的构成是以主体人的自我为中心的,向外折射意义与价值, 向内回归构成与定位,从而创造其文化系统。这种向外、向内的原动力 是来自于主体意向性(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
地理学必须探讨的三个基本问题
• 研究什么?——对象 • 如何研究?——方法 • 为什么研究?——应用 以上三个问题归总起来就是——科学范式
科学范式paradigms
也称“规范”、“范型”。由美国科学 哲学家库恩(Thomas S Kuhn)提出,其意 义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 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 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应用的“范 例”,还包括自然观或世界观等。 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和基础,科学的 发展正是范式的运动。旧范式为新范式所取 代,则导致科学革命,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又 一重大转折。
第一讲: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1. §2. §3. §4. 为什么要研究方法论 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与现实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为什么要研究方法论
•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何达到更加全 面和准确的认识,需要方法论的指引。 • 科学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更加有效 和高效,需要方法论的指引。 •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本身就包含了方法 论的内容。 • 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的基本内容。
2.具有社会性的“激进理论”地理学阶段
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提出了 很多新挑战,其核心聚焦于“空间类型与人们行为”的解释与社会现 实毫不相关,“新地理学”无法提供有效解决办法。对地理学方法论 的质疑发端于美国,提升于英国。 数量革命的旗手哈维1973年在《社会公正与城市》等著作中,将 空间要素与马克思理论结合起来,开创了空间社会结构研究,唤起了 “整体性人本”哲学思潮方法论的研究,创立和推动了三个方向的前 沿性学科:
实证主义方法论
• 实证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 • 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当 代科学哲学中比较完备的形态(学派),长 期占统治地位。 • 实证主义有两大支柱:观察和逻辑(理性) • 实证主义强调观察与理性的统一,认为对任 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 际观察相符,缺一不可。 •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理论描 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二、5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前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