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城市规模政策:
采取多元化集约型发展的城市化模式,以规模控制为导 向的城市化战略转向以制度建设为特征的城市化战略。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问题 的出现促使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生态——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 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
城市物质空间
• 城市产业空间 • 城市居住空间
•
• 城市商业空间
•
19
• 中国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开始了社会空间
和居住空间、城市感应空间、城市意象、迁居、城 市环境质量分异和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等研究。
城市社会空间重构
• 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城市社会问题等
动因,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逐渐由现象描述转向原因解
文化全球化 与地方文化
9
1 我国城市化的新特征 :
•♣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差异;
• 区域城市化空间形态的多元化;
城市化中的新问题
• 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2020/3/21
• 低成本“圈地”发展 的
城市扩展现象; • 半城市化现象; • 被动城市化问题; • “城中村”问题。
人文地理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 现状与展望
1
(一)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态 势;新马克思主义、结构化理论、人文主义、结构主义、 行为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方法论和思潮相继 出现。
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等进入新的研究进程。
3
2 社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正在从人—地关系研究转向人— 社会关系研究,横跨地理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社会地 理学正成为地理科学的重要分支。
♣ 社会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
♣ 人文地理开始走向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重视社会人与 社会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10
2 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乡村城市化
制度与政 策调控
国家的投资与地 方自身发展
产业结构转换力和 科技进步推动力
地区或国家的 经济作用力
刺激外资引进和 发展地方经济
(1)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落后的农
村
原因分析
生活水平、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等。
• 我国二、三产业和高等教育对城市化影响较小
• 我国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监管、政绩考核、城
市财政、土地使用制度等因素在制度层面上造
成了城Ad市d化Ti滞tle后于经济发展。
发展阶段危机
资源利用危机
城市化背后的危机
认识决策危机
12
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 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的一个重点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 成 为关系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议题。
♣ 旅游地理学研究仍具有经验性及实证性质,研究理论 与方法都有待完善。
2020/3/21
6
5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历史地理学蓬勃发展,研究范围和内容得以扩展。 研究领域拓展到疆域政区、人口、城镇聚落、经 济、文化、军事地理等方面,研究也涉及到历史 时期人地关系问题。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多样化, 能逐渐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遥感、数字化等手段进 行研究。
。
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 近代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城市内部空间、 城市社会问题、新方法三个方面。对于城市化研究的重点区 域转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 ♣ 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促使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正逐步走向多元化。 ♣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转向全球城市体系、数字城 市、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型、城市建模等。
14
• 城市化空间格局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 是各种空间尺度上的城市体系。
• 我国对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认识不断 深化。
• 我国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从城市群到 城市带,以及向都市连绵区的演化。
15
城市群 都市连绵区
空间格局
城市带 都市圈
16
•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体现如下:从农业的、乡村的、 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化社 会转变,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经济体制转轨。其标志 为1997年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
2020/3/21
4
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文化地理学成为学科讨论的热点,文化地理学越 来越注意与经济地理学及城市地理学的融合,它开 始关注文化对于区域经济、旅游开发、地方发展和
。 城市管理的影响。
5
4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 发,关于旅游市场、旅游者行为、旅游影响、旅游环境等 内容的研究,旅游业发展对经济、文化、环境带来的影响 也得到关注。
新的生态空间、新的休闲空间等。
18
• 转型期的城市物质空间重构从研究内容和对象
上看,由基于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的传统城市空间研 究,到注重城市经济功能的居住、工业、商业以及服 务办公业空间等研究。
城市物质空间重构
• 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对象开始由物质实
体空间转向非物质的社会文化空间。
•
•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
17
(1)城市转型的动力 :
• ♣制度转型推动城市转型;
• 市场机制、经济动力; • 全球化赋予城市转型新动力; • 经济功能演替推动城市转型; • 社会结构变迁推动城市转型。
2020/3/21
(2)城市转型的空间响应
• 新的城市空间不断形成
如:
• 新的产业空间、新的商业间、
新的居住空间、社会空间、
7
2
(二)应用研究的发展
应用研究
•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开始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结合重大问题进行大量基础性研究,从认识 层Add面T与itle实践层面做出了应用性研究。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等 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应用指导和决策依据。
8
城市化 和谐社会
研究问题
城市转型与 空间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