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导学案姓名:班级:序号:【学习目标】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学习难点: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
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他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散文)。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
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二)背景探寻①《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年苏轼47岁。
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尤其政治上的挫折,更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由于内心十分苦闷,苏轼便经常游于江湖之间,其间他写出了一些著名的散文、诗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②《定风波》:同样写于1082年。
苏轼与同伴到离黄冈30里处的沙湖去察看新买的农田,途中遇雨,随身又未携带雨具,同行人皆狼狈不堪。
苏轼通过生活中这样一件平常的事,即事抒怀,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襟怀,以及在人生艰苦旅程中泰然前行的洒脱且带有几分倔强的性格。
它艺术地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4、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与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画精细,题材比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课前预习】1、给粗体字注音:(1)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酹()早生华发()樯橹()(2) 吟啸()峭()蓑()萧瑟()妨()【课堂探讨】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要点:1.诵读、品赏感受此词的意境、情韵之美。
(重点)2.学习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3.理解苏轼的情感矛盾。
(难点)学习过程:1.文本导入2.诵读感知:结合注释了解词意,体会情感。
(此处可以自由读、齐读、提读、范读、听读等)①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②小组合作互相核查字音、词义。
东去:向东流去;“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风流:古义有丰功伟绩的、杰出的有才华的;今义生活作风不好,放荡轻浮。
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灰飞烟灭:“灰”:像灰一样,“烟”:像烟一样,名词做状语。
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③梳理本词的思路:上片:写景下片:怀古、抒情④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3.合作学习与问题探究(1)上片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赤壁景观?景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手法?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诗歌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在全文当中起到什么作用?(3)在写赤壁景观的词句中,你认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好在哪里?试分析。
(4)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怎样的感慨?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表现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6)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7)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4.总结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描绘壮丽之景。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
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娴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
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全词中运用烘托、对比映衬、虚实结合、比喻等多种手法,写景、咏史、抒情等结合,抒发了词人失意中乐观、豁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定风波》学习要点: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重点)2.学习通过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以及一语双关的手法。
(难点)学习过程:1.文本导入:2.诵读感知:①范读或听读(整体感受这首词,并注意读音)②配乐齐读(注意节奏,读出情感)③看注释,疏通大意(可以边读边议亦可合作讨论)向来: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
④内容概括:上片:由道中遇雨提出人生应有的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抒发雨过天晴后的人生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3.合作探究:(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6)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7)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胡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知识拓展】一、解题1.“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唐元稹在《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奴娇,念奴潜伴诸郎宿”句下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每岁楼下酺p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篴(音dí,古同"笛"),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
然而玄宗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
后来词人们就用“念奴娇”作为词曲的名称,用来描写念奴之美。
这是《念奴娇》的“本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用《念奴娇》“本意”以外的内容写词,而且气势雄放,为“曲子所缚不住者”。
《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未必真实,但比喻却十分确切,把“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都说得非常清楚。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2.定风波词牌的由来:《定风波》又作《定风波令》,唐教坊曲。
二、结合这两首词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赤壁赋》,谈谈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1)“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2)“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3)“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
”(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三、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检测达标】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故垒./累.赘公瑾./谨.慎遥.想/杳.渺B. 樯.橹/蔷.薇吟啸./萧.瑟华.发/白桦.C. 狼狈./疲惫.料峭./俊俏.波涛./韬.略D. 蓑.衣/绳索.竹杖./依仗.酹.酒/醴.酪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 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 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