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继续淘汰不抗锈病的植株,从理论上计算,子三代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16 B.1/9 C.1/10 D.1/6
3.已知一批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4.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在F2中与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A.1/4 B.3/4 C.3/8 D.5/8
5.遗传因子组合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6.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色圆粒占3/8,黄色皱粒占3/8,绿色圆粒占1/8,绿色皱粒占1/8,则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 yyrr D.YyRrYyrr
7.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
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9只,黑色长毛3只,褐色短毛10只,褐色长毛4只。
按理论推算兔甲表现型应为()A.黑色短毛 B.黑色长毛C.褐色短毛 D.褐色长毛
8.遗传因子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其遗传因子组合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
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
9.己知A与a、B与b、C与c,3对遗传因子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性状表现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性状表现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性状表现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性状表现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10.鸡的毛腿(F)对光腿(f)为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为显性,现有甲、乙两只母鸡和丙、丁两只公鸡,都是毛腿豌豆冠,分别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则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甲×丙→毛腿豌豆冠乙×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甲×丁→毛腿豌豆冠乙×丁→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A.FFEE B.FFEe C.FfEe D.FfEE
11.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时,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A.1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2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2条染色体
C.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1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3.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5.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17.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18.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和ZW型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9.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20.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某家庭中,母亲为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父亲正常,他们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为()
A.100% B.50% C.25% D.0
二、综合题
21.(10分)南瓜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该种南瓜做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根据图中过程可判断为显性性状,该过程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2)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黄果)、(白果)。
(3)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是。
22. (10分)人的眼色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
在一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共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子女中的黄色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23.(12分)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可以判断该生物性别为。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用甲,乙,丙表示)。
(3)图1中a、b、c柱表示核DNA数量变化的是。
细胞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可能对应图1和图2中图像对应的时期(图1用Ⅰ,Ⅱ,Ⅲ,Ⅳ表示,图2用甲,乙,丙表示)。
24.(8分)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孩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生出色盲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__ ;
(2)生出的男孩中,患色盲病的占 _____________ ;
(3)正常的男孩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
(4)母亲的基因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