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建设程序

煤矿建设程序


(5)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要求;
(6)建设工期及设计、施工单位名称;
(7)投资控制数及劳动定员控制数;
(8)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9)对改、扩建工程项目要说明原固定
资产的利用程度和现有生产潜力发挥 情况。
二、设计任务书的附件




(1)原材料的供应和原料基地情况; (2)厂址地区的地形与地势、工程地质、水文、气 象和地震等资料; (3)土地使用批准书及能源、交通等协议书; (4)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预测经济效果的资料和 计算依据。 (5)如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要附国家批准文件; 如采用新工艺、新产品或新设备,则应有鉴定书 或试验报告; (6)扩建工程要附有本厂总平面图及主要设备平衡 表。
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
第一节 第 一 章 基 本 建 设 程 序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设计任务书
第五节
第六节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第一节 概述
一、规定基本建设程序的必要性
二、基本建设程序内容
二、基本建设程序内容
(一)建设前期
(二)建设期阶段
(三)生产阶段
五、设计说明书
(一)初步设计说明书
(二)车间初步设计说明书(工艺
部分)的编写内容
全厂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
《轻工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6-91



(1)总论 (2)技术经济 (3)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4)建筑结构 (5)给水排水 (6)供电 (7)电信 (8)供热 (9)采暖通风 (10)空压站、冷冻站等
2.设计图纸
(1)工程平面总设计图 (2)工艺流程图; (3)车间设备布置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 或1:100; (4)设备安装图及管道安装图; (5)非标设备设计图; (6)土建工程图; (7)主要生产设备和电动机一览表; (8)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三、初步设计的步骤


(11)仓库与堆场 (12)中心化验室 (13)环保与综合利用 (14)节约能源 (15)消防 (16)计量 (17)职业安全 (18)生活福利设施
XX车间
(1)车间概况及特点 (2)车间组织。 (3)工作制度,年工作日,日工作小时,生 产班数,连续或间断生产情况等。 (4)成品或半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质量标 准(注明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 (5)生产流程简述。


(1)根据审批初步设计会议的批复文件,并将建设 单位提供的设备订货合同副本、设备安装图纸和技 术说明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复核和修正生产工艺设计的有关计算和设备选 型及其计算等数据,全部选定专业与通用设备、运 输设备,以及管径、管材、管接。 (3)协同设计的配套专业讨论商定有关生产车间需 要配合的问题;同时根据项目工程师召开项目会议 的决定,工艺与配套专业之间商定相互提交资料的 期限,签订“工程项目设计内部联系合同(或资料 流程契约)。
一、设计任务书的内容
二、设计任务书的附件
一、设计任务书的内容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生产纲领、
(1)建设的目的和依据及建设项目名称;
生产方法和工作制度; (3)原材料、燃料、动力(水、汽、电) 等供应情况; (4)厂址和地点,地理自然条件、交通、 运输、防空、防震等要求;
四、初步设计的深度




(1)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和确定; (2)主要设备和材料的订货; (3)土地征用; (4)建设投资的控制; (5)提供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设计审查; (6)确定生产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技术等 级、人数并安排人员技术培训; (7)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8)进行施工安装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
(14)附件
①工艺流程图。标明原料、辅助材料、各 种介质流向、工艺参数和控制点等。 ②设备布置图。标明平面、剖面布置。 ③设备一览表。 ④主要材料估算表。

第六节 施工图设计阶段
一、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1.设计文件——施工说明书 (1)如果对初步设计的某些内容必须进行修 改时,应详细说明修改的理由和原因。但有 些主要内容如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 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和标准、定员等等, 须报请原来审批初步设计的机关批准后才能 据以修改。 (2)设备安装和验收标准及其注意事项。 (3)管道安装和验收标准及其注意事项。

(12)室外工艺管道
①主要管道的负荷与参数 ②管道系统选择 ③管道设计、敷设方式,穿越特殊地区(如特殊地 质、地貌、高压线等)的技术方案,采用特殊材 质的说明 ④特殊技术要求和措施(防爆、防雷、防静电、蒸 汽伴管或套管加热等) ⑤防腐及保温要求简述 ⑥绘制室外工艺管道系统图,厂外管道线路图, 管架及管沟线路图
(一)建设前期

一个工程项目从社会发展、工业布局、市场需求 和地区、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议书 →制项目前期 工作计划→ 可行性研究 → 设计任务书 →上级审批 → 初步设计、总概算工作 →初步设计图纸、文件、总概算 →上报审批
(二)建设期阶段
批准 的初 步设 设计单位 施工图设计;修改初步设计, 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分批交付施工图纸; 选派工地代表。 征地 ;设备材料订货;签订施工 安装合同 ;施工安装准备;生产准备工作(人 员培训) 施工安装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准备

(1)项目的提出;
(2)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3)项目的发展概况。


3、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1)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2)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 (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 (4)产品方案和发展远景的技术经济比较及 分析; (5)拟建工程的最佳规模。

(5)生产流程简述
叙述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 的去向,产品及原料的运输和贮备方式说明 主要操作技术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浓 度、配比等参数;如系间断操作时,需说明 一次操作的加料量、生产周期及时间);说明 易爆工序或设备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要点。
(6)采用新技术的内容、效益及来源。 (7)主要工艺技术指标(需列表说明)。 (8)原料、辅助原材料需用量及主要技术 规格或质量标准;根据工艺流程,经过计算 列出单位产品原材料、物料、动力消耗指标 (如水、电、汽等),与国内已达到的先进指 标的比较说明 (见表1—1)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二、可行性研究深度和审批程序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1.总论
(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2) 研究工作的目的、依据和范围; (3)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及审批意 见; (4) 研究工作概况; (5)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2.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第五节 初步设计阶段
一、概述
(一)初步设计的意义
(二)初步设计的目的
(三)初步设计的成果:
1.设计文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初步设计阶段的内容
(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2)设计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工厂平面设计说明; (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和阐 述; (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定额; (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6)车间设备布置的说明; (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筹建单位
计总
概算
施工安装单位
施工安装总进度表 程验收 调试
开工报告 试生产
上报
开工建设
单项工
主管部门验收
移交生产
(三)生产阶段
移交生产、正式生产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指挥调度 (投入、产出、销售)
设计单位
设计回访、设计总结
整理编制技术档案
第二节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议书的任务和意义
二、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二)可行性研究的审批程序通常分为预 审和复审 1.预审由预审主持单位负责进行,后报原国 家计委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有关设计、科 研机构、企业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广 泛听取意见,提出预审意见 2.复审是为了杜绝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原则性 错误或研究的基础依据或社会环境发生重 大变化时而举行的
第四节 设计任务书


6.设计方案


(1)工艺路线的选择,包括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 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 设备的性能、来源、国别; (2)全厂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 (3)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 择意见; (4)给排水工程、供电供热、采暖通风和制冷、自 动测量仪表; (5)地震设防、消防、职业安全卫生、生活福利设 施; (6)改、扩建项目,要说明原固定资产能够利用的 情况。

12、国民经济评价
二、可行性研究深度和审批程序
(一)它被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 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这三个深 度有区别的阶段


1.投资机会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前进行,深度一般 2.初步可行性研究在编制设计任务书前进行,深度 明显 3.最终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设计前进行,其研究深 度具有建设项目决策的作用

表1—1 原材料、物料、动力消耗指标及需用量
国内 已达 需用量 到的 时(h)天(d) 年(a) 先进 指标
序号
名称
规格 或质 量标 准
单位 单位 产品 消耗 指标
备注
(9)主要设备选择。主要设备选型, 论证其技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性; 需引进设备名称、数量及说明。 (10)车间化验站的设置和主要设备 选择。 (11)测量、计量器具的配置说明。 (12)室外工艺管道。 (13)存在问题及建议。 (14)附件
相关主题